台湾作家柏杨骨灰近日将安葬河南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于两年前在台北病逝,先生生前遗愿:希望百年之后能够叶落归根,回归故里。今年4月29日,是柏杨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京举行《柏杨全集》首发式。柏杨遗孀张香华应邀从台湾赶到现场,并将《丑陋的中国人》最新一版的版税6万元捐给青海玉树地震灾区。代表中国大陆作家赴台参加过柏杨先生葬礼的中国当代文学馆副馆长周明同志也参加了首发式,张香华女士向周明同志表达了希望将柏杨先生骨灰安放在家乡河南,让先生永远安息在生他养他的中原故土的愿望。周明同志即与我协商,我认为此事重大,立即向文联党组汇报,文联党组非常重视,决定将此事列为近期重要工作。随后,我又与省台办联系,台办主任当即表态,不但支持,而且参与。之后,我立即与有关方面协调,并与柏杨先生遗霜张香华女士和先生之女毛毛协商,征得她们同意,拟将柏杨先生骨灰安放在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的河南福寿园陵园。这是目前河南本土最好的陵园。福寿园方面非常重视,特意在6月下旬向省文联和省台办主要领导汇报了“柏杨先生移棺家乡”的建墓设想、墓址选择、雕塑人选、雕塑理念和和日程安排。现在,雕塑的泥塑部分已经完成,上周,柏杨先生的两个女儿亲赴上海,对泥塑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根据个性意见,雕塑师已经个性完毕,现在进入铜雕制作阶段。雕塑、墓地建设和各项工作计划于2010年8月30日前完成。8月4日上午,河南省文联、台办和福寿园在郑州并迎接柏扬遗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移棺安放时间初定于2010年9月上旬。同时,还将举行柏杨先生雕塑揭幕仪式。

柏杨原名郭定生,笔名柏杨,祖籍河南辉县,1920年3月7日生于开封市通许县,2008年4月29日因肺炎呼吸衰竭于台北病逝,享年88岁。柏杨先生是影响两岸华人数十年的著名人物、人文大师,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两岸文化交流的促进者,在海内外华人中享有较高声誉,有华人处,就流传着先生的作品。柏杨先生一生笔耕50余载,著述丰厚,其代表作《中国人史纲》是中国历史通俗写作中的杰出开拓之作、引领之作,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丑陋的中国人》在当代华人世界中流传最为广泛,该书自1985年8月出版至今,20余年过去了,其巨大的影响力仍在激励着中国人反省习俗、完善人格。柏杨先生学养深厚,具有坚韧的道义担当和敢于针砭时弊的铮铮傲气,为世人钦佩,被文化界称为“硬骨头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