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4月24日,西水股份(600291,收盘价10.05元)发布公告称,将出资5.62亿元收购惠州市荣通实业公司(以下简称荣通实业)和北京四海华澳贸易公司(以下简称四海华澳)持有的领锐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领锐资产)合计3.59亿股,占其总股本的18.622%。
然而近日有知情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报料称,领锐资产的大部分股东均与西水股份实际控制方“北大青鸟系”关系密切,如交易对手之一的荣通实业,其两位自然人股东——黄琳清与邱心如为夫妻关系,而邱心如目前在“青鸟系”的子公司担任高管,与西水股份可谓“系出同门”,但公司在收购报告中对上述情况只字未提,涉嫌隐瞒关联交易。
一笔蹊跷的收购
西水股份曾是“明天系”旗下上市公司,其第一大股东为北京新天地互动多媒体技术公司。2008年,“明天系”将北京新天地90%的股权转让给了正元投资,而正元投资的实际控制人正是北大青鸟集团。
不过,在“青鸟系”入主后,西水股份主业萎靡的窘境仍未得到改善,只是依靠不断出售持有的兴业银行(601166,收盘价23.37元)股权,获取巨额投资收益。今年4月13日,西水股份披露2009年年报称,公司去年实现3.57亿元净利润,账面货币资金达5.51亿元,但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于出售兴业银行股权的收益。
尽管现金流充足,但西水股份并不愿向投资者分红。公司在年报中称,保留现金是为参与兴业银行配股,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4月24日,距离年报披露刚过去不久,西水股份便发布收购公告,分别以3.13亿元、2.49亿元收购荣通股份和四海华澳持有的领锐资产10.363%、8.259%股权,总计投入5.62亿元。
是什么原因让西水股份在短时间内突然改变主意,耗费巨资收购领锐资产?
涉嫌隐瞒关联交易
资料显示,被收购的领锐资产成立于2006年12月,共有上海博投众人众环保科技、荣通实业、信达地产、北京元庆吉商贸、北京明德广业投资咨询、北京天浩世纪电气系统等9个股东。
公司表示,此次股权收购可提升盈利能力,增强未来发展潜力,并称与荣通实业和四海华澳没有关联关系,收购不存在关联交易。
但实际上,在2008年“青鸟系”入主西水股份时,就曾披露正元投资的控股股东为上海北大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对外投资,其核心资产便包括领锐资产,当时持有10.36%股权。
前述知情人士透露,上海北大科技实业随后将持有的领锐资产股权转让给了荣通实业,而荣通实业则是“青鸟系”设立的壳公司。
据了解,荣通实业注册地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注册资本100万元,股东为两位自然人,其中黄琳清持有90%股权,邱心如持有10%股权。
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证,邱心如目前担任惠州市北大青鸟光电有限公司的副总,该公司的前身正是“青鸟系”曾经控制的另一家上市公司麦科特光电(000150)。而在北大青鸟集团网站2007年4月份发布的 “祝四月份青鸟寿星们生日快乐”的文章中,邱心如榜上有名,其工作单位正是麦科特光电。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上邱心如,他证实与黄琳清确为夫妻关系,而荣通实业持有的领锐资产股权是从上海北大科技实业收购而来的。但当记者追问起荣通实业当初的收购资金来源时,邱心如却以电话里无法确认记者身份为由,拒绝了采访。
“连交易对手都是自己同系公司的高管,怎么能说不存在关联关系呢?”上述知情人士质疑道。
有意思的是,除了荣通实业外,领锐资产其余股东同样与 “青鸟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资料显示,上海博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蒙朝晖,此人为北大青鸟集团日语课总监,并历任北大青鸟天桥、青鸟商用有限公司系统集成事业部总经理、技术总监。
而北京元庆吉商贸曾在2008年7月北大青鸟环宇股东青鸟软件22%股权转让事件中出现过,据信披原文显示,“元庆吉商贸拥有实益权益之股本由许振东先生、徐祗祥先生及张永利先生就青鸟集团合资格雇员之利益作为信托人以相等股份持有”。
此外,北京明德广业投资咨询目前持有西水股份第一大股东正元投资12%股份;信达地产原来也是北大青鸟系下属公司,目前西水股份的第一大股东正元投资持有其6.56%股权,为其第三大股东;北京天浩世纪电气系统公司办公地点则在燕园三区青鸟办公大楼四层。
评估增值疑云
更让市场不安的是,被收购的领锐资产并非一块优质资产,但西水股份却甘愿花大价钱予以收购。
公告显示,截至2009年,领锐资产的总资产达到24.86亿元,净资产达到19.37亿元,但营业收入仅为3059.25万元,净利润为428万元;而2010年一季度,领锐资产更是亏损了523.64万元。按照2009年的盈利计算,西水股份收购的市盈率高达700倍。但就是这样一家亏损企业,经评估后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猛增至30.3亿元,增值率高达56.83%,折合每股1.57元(这样的资产如何让人相信啊!总资产达到24.86亿元,净资产达到19.37亿元,但是营业收入仅为3059.25万元,净利润为428万元,这不是在开玩笑吧?这是什么样的资产啊!难道全部是股权资产!面这些资产都是象天安保险这样的亏损企业?这样的资产如何被评估增值的啊!是不是花钱买通评估公司的啊!这可是评估行业潜则和不公开的秘密啊!)
公司解释称,评估增值的主要原因是领锐资产持有各种金融股权,其中持有天安人寿保险公司20%股权,持有天安财险公司5.57%股权。此外,领锐资产已签署增资协议,拟对江西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增资20%,存在巨大潜在收益。按照西水股份收购18.622%股份计算,相当于间接持有天安人寿3.72%股权、天安财险1.04%股权。
那这些金融股权能值5.62亿元吗?实际上,领锐资产刚于去年11月份取得天安财险股权。当时天安财险近50%的股权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其整体评估价值为40.4亿元。按照这一标准计算,天安财险1.04%股权对应的价值仅为4200万元。
此外,天安人寿为天安财险的参股子公司,业绩表现一直差强人意。数据显示,2009年1~11月,天安人寿的原保费收入为3.38亿元,远低于同业水平。
而更具争议的,是对江西国际信托增资权利的评估。深圳某投行人士认为,增资权利仅仅是一个 “门槛”,但并不是实际拥有股权,一旦江西国际信托增资,领锐资产就要按照约定的比例出钱认购;而领锐资产如果现金不足,西水股份作为股东就要按股权比例帮其补足资金。“到头来还是要西水股份再出一次钱。”(也许就是看到西水股价的近9000万的兴业证券的近22亿元的极容易变现的金融资产在打主意吧!相关监管部门可要小心了!)
长城证券并购部总经理尹中余也认为,增资权利不应作为资产评估增值的理由,他更指出,江西国际信托作为国企,如果其增资权利随便被评估,且认为存在“巨大潜在收益”,岂不是意味着国资的流失。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6月18日)多次致电西水股份,希望就隐瞒关联关系、资产评估增值是否合理等疑问采访公司,但截至记者发稿,公司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看了以上的报道和情况:内在的 关系真的太复杂了!真的让人无法相信和理解啊!这样的公司有人敢投资吗?唉~!
不过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起码到目前为止西水并没有真正购入领锐,目前只是出了一个准备购买的公告!而西水的第二大股东是乌海市国资委,其派驻西水公司任职的代表是李少华副董事长,回顾以往历史,凡是对西水公司有重大影响的决策投票,一直都是站在维护西水公司利益的立场上,凡对公司不利的,即便不投反对票起码也投弃权票,但这次却是投了赞成票,如果收购股权一事对西水是坏事,乌海市国资委肯定不会无动于衷!那就让我们看看7月18日的股东大会吧!
而且如果收购损害了西水公司的利益,也就等于损害了国有资本的利益,作为国资委的代言人李少华先生,难道他不清楚这里面的厉害关系?而花5.6亿元之巨,对西水公司是何等的大事,而作为第二大股东的乌海市国资委,难道内部就不会对此进行讨论论证决定?没有讨论决定授权李少华他个人敢在西水董事会上投赞成票???
也许透过这些错综复杂的现象大家已经隐隐约约看出隐藏在背后的很深很厚的黑幕!中国的清华和北大很少培养出科学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却总是有许多投机家!不信你好好观察分析中国的证券和资本市场吧!
这才是最让我们感到最可悲的地方!
浦东国资委挂牌天安保险
2009年11月20日 16:58 来源: 金陵晚报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0)
在完成对恒康天安人寿的中资化后,天安保险扫清了上市之前股权关系的一大障碍。但是,就在天安保险进入上市冲刺的前夜,上海市浦东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浦东国资委)将旗下公司持有的天安保险部分股权进行了挂牌转让。
昨日,记者从上海产权交易所获悉,天安保险24.21%股权(52600万股)被浦东国资委旗下的5家公司联手挂牌转让,转让价格为99940万元,每股转让价格为1.9元。
浦东国资委减持
公开资料显示,本次转让方为上海陆家嘴(600663)(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金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土地发展(控股)公司、上海外高桥(600648)(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转让天安保险股权为8.4%、5.76%、4.38%、4.08%、1.59%。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5家公司全部隶属于上海市浦东国资委监管。
一位券商保险行业研究员昨日告诉记者,2007年的时候,天安保险就邀请了摩根士丹利的8位专家进行上市专题培训,为上市做冲刺,“现在是瑞银证券在给他们做上市工作专题指导。”
如果按照每股1.9元的价格转让,浦东国资委真是在做一笔不划算的买卖。
扫清上市障碍
“可能是天安连年的亏损,导致浦东国资委下定决心要转让其股权吧?”上述研究员猜测,浦东国资委减持天安股权,除去不盈利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安保险上市的不确定性。
上海产权交易所的公告显示,天安保险截至2009年6月30日,天安保险的净利润为-9274.665万元,净资产为-22609.01万元。
“不过,据我了解,天安保险启动上市筹备工作从2006年初就开始了,并在内部成立了‘上市工作领导小组’。但是,他们目前还没有确定上市地点。”上述研究员告诉记者,虽然显示为亏损,但是天安保险2008年的净资产评估值已经很高,达到40.4亿元。“现在保险公司的股权,还是很值钱的。”
按照天安保险21.73亿总股本推算,评估的40.4亿元净资产对应的每股净资产约为1.86元。浦东国资委的每股1.9元转让价格,也仅仅比其高出一点而已。
记者注意到,浦东国资委对这次天安保险股权的意向受让方要求非常严格,除去必须是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内资企业法人以外,还要求意向受让方预受让天安保险24.21%股权的同时,还要受让深圳名商室外运动俱乐部有限公司转让的天安保险9.21%股权、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转让天安保险9.21%股权和中信国安(000839)集团公司转让天安保险2.94%股权项目。
记者计算了一下,如果这个意向受让方获得上述股权,其将持有天安保险45.57%股权,超过了目前的第一大股东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但是,不知道哪家企业能够有巨额资金来购买天安保险的股权。
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天安保险目前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严重不足,业务受到中国保监会的经营限制,“他们现在急需通过增资方式补充资本金,以达到中国保监会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要求。因此,浦东国资委此次大规模地转让股权,估计也是为了抛砖引玉,为以后的增资做准备。只有增资完成,天安保险的上市之路才能够畅通。每股1.9元的确很便宜,不知道谁能捡到这个‘金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