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同遭弃:Google、微软同途殊归?


说到当前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大战,微软和Google当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因为它们在智能手机市场中都是以向OEM厂商提供操作系统和应用见长,不做自己的硬件(智能手机)。但随着苹果iPhone模式的崛起,业内一直呼吁Google和微软若想在智能手机市场有所发展的话,应该发布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机。也许是听取了业内的建议,也许是真的感受到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的残酷,Google和微软在今年都相继发布了自有品牌的手机,即GoogleNexus One和微软的Kin。但不幸和巧合的是,近日,在微软宣布即将停售Kin手机之后,Google也对外宣布将不再开发Nexus One手机的后续产品。对此,外界评论认为,Google和微软先后停售和发展自有品牌手机,标志着二者以硬件提升自己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力的努力宣告失败。看起来,似乎Google和微软在自有品牌手机殊途同归,事实果真如此吗?

 

实际上,早在Google发布自有品牌智能手机Nexus One时,笔者就认为Google最终的目的不是要销售多少自己的Nexus One手机,而是希望以身作则,来提升自己Android操作系统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提升的实际反应,要么是OEM合作伙伴的增加,要么是Android系统在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提升。那么自Google发布自有品牌Nexus One手机之后,Android在智能手机市场的表现如何呢?Google日前表示,基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的日激活数量由5月份的10万个增长到6月份的16万个。而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报告显示,Android销量较一年前增长了7倍。另据移动广告网络公司AdMob(现为Google公司所有)发布的Mobile Metrics报告显示,基于Google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在美国已经超越了微软的Windows Mobile,并且缩短了与苹果iPhone的差距。而手机软件工具供应商Appcelerator的调查报告显示,Google Android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比苹果iPhone手机操作系统更具潜力,其对2733名开发人员进行了调查,超过50%的被调查者表示,在诸多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Google Android最具长期潜力,而支持苹果iPhone OS约为40%。该调查结果同时表明,Android正在蚕食iPhone OS市场额。据Google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拥有约60Android设备,6万项Android应用,每天新增10Android用户。在合作伙伴方面,GoogleAndroid已经从年初的主要两家摩托罗拉和HTC增加到了16家。

 

从这些不难看出,虽然Google的自有品牌手机Nexus One的销售并不理想,此过程中,美国两大电信运营商VerizonSprint也相继宣布取消了与Nexus One的合作,但当初Google发布自有品牌手机的目的已经达成。从这个意义上看,Google CEO施密特的给出的不再开发新产品的理由是Nexus One太成功了的话没有说错,也不是什么自我安慰,因为Nexus One的战略使命已经完成了。正印证了笔者之前的文章所言,Google就是需要Nexus One这种销售不温不火和最终淡出的感觉,既没有得罪合作伙伴,又促进了Google Android的发展。由此来看,GoogleNexus One虽然表面上失败了,但它给Google带来的是内在的另一种更大的成功。

 

反观微软的Kin智能手机与GoogleNexus One相比则是大相径庭。单纯从表面上比较,GoogleNexus One从今年1月发布至今的销量略高于50万台,而微软的Kin手机自5月份面市以来,销量仅为500台,出货量上GoogleNexus One是微软Kin1000倍。这其实是非常表面化的东西,真正的差距在于双方目的达成与否。当初微软发布Kin手机,笔者认为是试水自有品牌手机,看市场对于自己的反应。但令人困惑的是,Kin手机并未像Google自有品牌手机Nexus One那样采用自己在智能手机中的Android而采用Windows Mobile系统,尤其是预计今年圣诞节假期之前推出Windows Phone 7手机操作系统。这使得这次的试水显得有些盲目,至少与前面笔者分析的Google Nexus One最终是为了提升Android的市场影响力与份额。从这个意义上讲,微软的Kin手机与它的Windows Mobile没有任何的联系。也就是说即使Kin手机在市场中成功了,也不会给Windows Mobile造成任何有利的影响。相反,则会给自己的Windows Mobile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Kin的低调发布让不少人认为其代表的就是Windows Mobile手机。而从发布后,Windows Mobile的市场持续下滑的表现看,也似乎证实了笔者上述的逻辑。

 

既然发布Kin没有对微软的Windows Mibile起到助推的作用,今天看来是适得其反。那么微软发布Kin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如果是为了以时尚、社交应用、青少年用户市场作为卖点的话,首先Kin与其它主流的智能手机相比并不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次就是在价格上,Kin也未体现出绝对的优势,这也让Kin定位细分市场的目的很难实现。这样一来,微软的Kin手机成了十足的试验品,不幸的是,结果反而对于微软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让业内和人们通过Kin放大对于微软在智能手机领域竞争力下滑的认识。

 

提及微软Kin失利的原因,近日又传闻称是由于微软内部意见不统一所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笔者认为那会更加可怕。要知道在智能手机市场,微软在对手强大的竞争压力下已经面临颓势,如果这个时候内部再有分歧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基于上述笔者的分析,虽然微软和Google都先后以不同的方式(Google是停止开发Nexus One的后续产品,微软则停售Kin)终止了自己的自有品牌智能手机之路,初看起来是殊途同归,但细细分析,应该是同途殊归更符合事实。这也提示业内相关的企业,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做新的尝试,技术或产品要紧紧围绕自己的核心战略,同时内部要达成共识,否则搏出位的话,不但不利于整体战略的执行,还会起到负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