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应该是长三角地区比较重要的日子。有世博会,有刚刚批复不久的长三角区域规划,当然还有今天开通的沪宁城际高速铁路,350公里的时速,73分钟的上海—南京的车程。都是一个新的速度象征。
长三角也是TERRY的福地之一。TERRY和自己的营销团队刚刚完成了上半年的指标冲刺。无论是年初起步的提前起跑,还是中间遭遇调控之后的应对攻坚,到这6月底阶段性冲刺的速度,都保证了我们能够克服困难,超额完成了原定指标。特别要感谢大家的努力和支持。这也使得TERRY心情较为轻松一些。这两天,TERRY上午上班,下午治病休息打点滴。一边看看市场和新闻,结合我们团队自己在长三角负责营销的10多个项目。顺便做了一个小分析,跟大家交流一下:
一、小长三角(与英国的简单比较)
现有的长三角是小长三角,包括江浙沪三地。
小长三角的土地面积大致是21.07万平方公里,占我们中国国土面积的2%多一点(中国太大了),小长三角比英国(24.5万平方公里)稍微小一些。虽然英国是一个岛国,但是江浙沪三地皆临海,港口、岛屿也很多。如果扣除北爱尔兰(仅是技术探讨,和北爱政治无关,否则在世界杯上惨败的英国人又要着急了,哈哈),光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则此三地与江浙沪面积几近相等。
江浙沪三地人口约1.37亿,高出英国一倍多(英国6000多万人)。虽然人口多,对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压力大,但是适度结构、梯度的人口资源,对于社会发展、劳动力市场、消费需求都是很重要的。还是要综合来看待这一差异。
向未来发展的时间猜想,中英两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差异巨大,而我们前面划出了江浙沪小长三角这个小区域来做比较,也仅仅是一些参照。撇开社会政治这些宏观,单看经济方面,2009年英国的制造业产值有1300多亿英镑,相当于人民币1万多亿,而且其中的附加值很高。光这一点小长三角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就有很多学习借鉴的地方,其他还有很多地方,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到城市建设、住房、福利与养老等等,这里不再展开。
TERRY看来,也许小长三角要到2050年左右,基本可以接近英国的水平。这样看的话,还需要两代人的努力。包括现在风华正茂的70后、80后,也包括大家的下一代。到2050年的时候,现在的70后、80后已经进入老年生活,而再后面的一代人则正在中年打拼阶段。
二、大长三角(与德奥荷比卢的比较)
从广义上看,未来的长三角应该是大长三角,不仅有江浙沪,还包括了安徽、江西。至少是江浙沪皖赣五地。尽管现有的规划只包括了江浙沪,然而事物是发展的,未来是动态的。政策制定固然有其更加宏观、总体的布局考虑,这一方面当然可以理解,然而大长三角的时代一定会到来。现在小长三角是一小时经济圈为主,未来的大长三角也不过就是三小时经济圈。
从地缘、地域等方面看,大长三角有点可以和欧洲的中西部,主要是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这五个国家构成的集中区域比较一下。
大长三角的面积有51.7万平方公里,德奥荷比卢五国有52.1万平方公里,可以说两者大体相当。而且包括山地、丘陵、平原、海滨、岛屿、河流、港湾等地形。大长三角人口约有2.4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6左右。人口密度比欧洲五国高出一倍(德奥荷比卢五国人口合计约1.2亿),比日本也高出近四分之一。可以说确实是人口稠密,对于土地、环境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可持续发展的任务艰巨。
至于未来大长三角的发展还有很多方面要做。说明一下,TERRY近年来,一方面工作范围涉及长三角相对多一些,与此期间,出国、出游的范围又多次涉及到上述的德奥荷比这些国家,对这几个中欧、西欧国家的印象还是比较深,也比较好的。特别是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相信经过更长时间的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的发展,大长三角的综合发展水平接近德奥荷比卢的情况是有希望达到的。大致可能是2080--2100年吧,再经过三、四代人的努力,那时也是改革开放的100年、120年大庆了。
又:日本从明治维新(1868年)到进入发达国家行列(1970年代)也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我们也来看看我们的发展吧。
三、长三角一体化(打破门槛,消除壁垒)
长三角一体化,这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客观规律。要做的事情很多,社会、经济、交通、城市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等。TERRY这里就本行谈本行、就事论事,安居乐业是老百姓的大事,也可以说几乎是头等大事。长三角要发展,要一体化,首先要打破门槛,消除壁垒,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那么,不妨在小长三角先开始试行,即:
江浙沪三地的居民在以上三地的任一区域进行房屋交易和租赁,都视之为同城同地,不作为异地购房对待,也不应该随便限制购房数量。相关的政策法规、信贷按揭、权籍、权益等一视同仁。即使是有多套房,也应该合理引导,区别对待。
这样做,对于加快长三角城市发展,促进人才、资金、资源的合理流动,保护环境,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城际差别,都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经济价值。其实,这也是对于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
有位我们熟悉的朋友,在上海就业,也在上海完成了首次置业。而他给父母在常州老家购房养老,节假日他可以坐沪宁城际高铁快速来往于上海和常州之间。他在浙江的同学则把家安在宁波,而在上海购买了产权式办公楼,有一些生意在开展。
这类情况现在已经比比皆是,将来还会更多。因为长三角本就是一体,而且会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