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融行业的本质


在最初的印象里,觉得经济学已经是一门传统的学科了,不管是自由主义学派,还是凯恩斯主义学派,或是货币主义学派等等。但是,对于金融学,脑海里一直没有建立起来这个概念,因为之前在书店里并没有看到金融学方面系统的著作。因此,心里一直认为金融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是,经历了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我不这样认为了。
那么金融到底是什么东西呢?用书本上的话讲,金融是关于现金流的决策,即每一个市场主体如何融资和运用资金。
大家都知道,金融是从经济学中衍生出来的关于现金流的学科。因此,它成立的初衷,就是为实体经济依照市场原则融资,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那么金融的第一本质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优化资源配置。既然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那么它就不能脱离实体经济,更不能超越实体经济成为市场主体(如果真的有一天脱离了实体经济,超越了实体经济,那我们一方面要检查经济会不会出现金融危机,另一方面,就是要重新审视金融的概念和定义了);既然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就应该非常了解实体经济;既然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就必须用无微不至的服务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现金流的自由流通。
金融又细分为很多市场,比如:银行、证券、保险、衍生品等等。
这里面涉及的小的行业也会有一些行业本质,比如:保险的行业本质其实是保障,这种保障功能是其他任何金融工具的都无法代替的,这是保险行业存在的理由。再比如,有专家谈到,理财其实是对金融资产进行调整与配置,实现总体的保值与增值。不同的配置方式就有不同的风险和回报,不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我们重新反观金融行业源头----经济学,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在写《国富论》之前写过一本书,叫做《道德情操论》。他也经常地强调,道德(谨慎、正义、仁慈和自我控制等等)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信用也已经越来越深入的渗透到我们的经济中来----没有信用任何交易的实现都是不可能的。这个我称之为金融的第二个本质:道德。
社会的发展,导致我们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人和人之间互相依赖的程度比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要大大加深。在这个精细化分工的社会里,如何能够保证现代社会这个精密机器的高效运转,道德成为维系这一关系的关键和必须。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成为这个时代比较重要的特征。那么这个也就是我要说的金融行业的第三个本质:知识的学习和信息的获得。金融的发展必将进入实体经济的每一个角落,没有知识作支撑,没有信息作指引,必定不能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任何一个偏离行业本质的企业都会遭到困难,甚至破产。我们看看零八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是不是因为虚拟经济太过膨胀(严重的脱离和超越实体经济)产生了泡沫了呢?是不是有人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导致失去信用,产生一连串的金融问题呢?
任何一个坚守行业本质的公司都会得到发展、壮大。我们也已经看到了那些在金融危机中幸免遇难的公司是不是在这场危机来临之前就做好准备了呢?我们也可以看到是不是有些公司真的是在这个危机来临的时候果断的出手,发展业务呢?正如一位大师说过的: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是谁在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