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商业银行若学农行抽资,股指将看到2000点


  

      本周上证所挂出农行定价公告,农行A股发行价最终锁定初步询价区间上限,即2.68元/股,H股发行价可能确定在3.20港元/股,略高于初步询价中枢,按照7月6日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约2.78元/股。

  按照上述定价,H股比A股溢价约3.8%。若启动“绿鞋”机制(所谓“绿鞋”,是指发行人授予主承销商的一项选择权,获此授权的主承销商按同一发行价格向投资者超额发售不超过包销数额15%的股份。在证券上市之日起30日内,主承销商有权根据市场情况选择从集中竞价交易市场购买发行人股票,或者要求发行人增发股票,分配给对此超额发售部分提出认购申请的投资者。),农行A股将融资约人民币685亿元,H股将融资约935亿港元,A+H融资总规模约221亿美元,超过工行当年219亿美元的融资纪录。

  就在此前,因农行上市抽资等利空打压,上证破掉了投资者坚守的2500点大关,最低下探2319点。为何农行要在股市如此不佳的情况下硬着头皮上市?中行的跟进会不会引发其他银行跟风?笔者认为这是必然的。

  一切源自于银行对自身资本充足率的需求及巴塞尔协议相关规定。

  经过2009年上半年新增贷款的天量增长,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开始大幅下滑。按照银行业金融机构放出将近10万亿元天量信贷,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速高达33.29%。在巨额信贷发放的同时也为信贷资产质量、信贷结构、资本充足等埋下了隐患。尤其是在房地产价格面临进一步下行风险的同时,坏账增加让这样的风险更加巨大。

  Wind统计显示,2008年底14家上市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37%,由于巨大的信贷投放,到2009年末时降到了11.27%,而2010年一季度再次降低。而自去年8月银监会逐步推新巴塞尔协议以来,银监会对于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逐渐提高。此外,正在讨论中的巴塞尔协议三,有可能将资本风险控制要求提到更高。

     ----这就是为何银行拼命想要融资的重要原因。即使股市相当不景气,仍然有强烈的意愿用股权融资的办法来实现目标。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资本充足率的问题不仅发生在国有四大银行身上,其他各商业银行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上也起到重要作用,在2009年4万亿刺激计划中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并且,这些商业银行很多都是上市企业,假如每家都通过股权融资的办法来规避风险,指数尤其是金融股何时出现真正的拐点还是个未知数。

      恐怕到时候2000点都未必是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