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发表于《期货日报》,转载请联系博主。Email: [email protected]
7月,人民币汇改推动能源化工品种强反弹行情宣告正式结束。PVC期货及现货市场在国家关于房地产继续调控及传统淡季的打压下再度走软,主力合约V1009整体跌穿7000元/吨大关。而6900元/吨作为前期重要支撑位,被完全突破并创历史新低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需求走弱将带动三季度PVC价格继续回调
尽管1-5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6.1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2.4%,创下历史累计同比增速的新高。但是,在相关调控措施影响下商品住宅成交量却大幅度下滑。据5月楼市数据显示,有13个城市5月一手商品住宅的成交量环比下挫六成以上,其中杭州下滑幅度最大,达86%;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成交量也分别下滑了 67%、72%、67%和77%。另外,国土部近日再度表示,房地产调控还将继续,房价未来仍有下降空间。
可以想象,随着商品房成交量大幅萎缩,市场对钢材,PVC整体需求形成抑制。考虑到房地产对PVC需求的滞后性,三季度PVC社会总需求将跟进下滑,进而对PVC市场价格产生消极影响。
行业整体开工率将继续下降
按照当前原料价格计算,普通电石法企业单吨生产成本7050元/吨。若计入管理费用及折旧费用,电石法企业已经处于大面积亏损状态,仅有少数一体化企业不受电价调整影响,略有盈余。
不仅如此,形势还有变得更糟糕的可能。今年华润电力、大唐、中电投分别与郑煤签订的重点电煤合同价格为550元/吨。这个价格与09年8月河南省拍定的440元/吨(5000大卡热值)的重点电煤合同价格高出了110元/吨。电企方面表示,2010年火电仍然挣扎在亏损边缘。从这个角度来讲,电价还有继续上调动力和空间。已有传言称,西北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电价还有5分-1毛左右的上调空间。国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心,还将继续体现。
高成本加上疲弱的下游需求,PVC企业整体开工率将出现下滑。
乙烯法企业重夺成本优势
目前亚洲乙烯主流船货价898美金/吨CFR中国主港,东南亚乙烯市场主流788美元/吨CFR东南亚主港。即使按照一周前中国地区900美金价格进行计算,乙烯法企业单吨生产成本7140元,仍有一定利润空间。如果按照现价计算,毛利空间更大。随着乙烯及相关原料保持低位,电价持续上调,乙烯法相对电石法已经具备一定优势。降价的突破口,将在于乙烯法工厂,电石法工厂将降无可降。
三季度进口将保持高位
由于VCM,EDC二季度未跟随原油反弹上行,亚洲PVC工厂生产成本相对稳定,进口商存一定利润空间,这将利于国内进口量保持较高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从事贸易的进口商一般贸易盈利曲线处于负值,但由于中国国内存在众多保税工厂,直接用美金结算。随着美金价格的下降,以及电石法企业开工率的降低,进口商的积极性将继续提升。
人民币升值推动价格上涨是个伪命题
欧元债务危机在最近3个月里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在6月中下旬有所平息。但平息不代表危机过去,三季度这一事件很可能卷土重来。笔者认为,欧元债务危机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是客观事实。能否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重大冲击受全球利益集团左右,投资者不可掉以轻心。
由于中国目前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水平不仅比希腊要低得多,而且也低于日本、欧元区和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因此中国不太可能发生类似欧洲的债务危机。危机有可能向欧元区其他成员国蔓延。但是,国际市场如果再次出现问题,将通过外贸等途径冲击国内经济。欧元区债务危机对国内的影响,第三季度仍然不可忽视。
除此之外,人民币汇改让投资者产生误判,认为汇改后人民币即将大幅度升值,类似于2005年,热钱的涌入将使得大宗商品经历长达3年的大牛市。笔者认为,这仅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命题。
第一:汇改不代表人民币一定升值。高层对外的姿态仅可以被解释为一种临时战略。在高层发布汇改决定后,人民币仅升值0.5%就平息了国外有关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其海外战略意义大于国内意义。
第二:即使升值也仅是一个长期过程,大宗商品强反弹是建立在预期基础上。强上涨后泡沫不可忽视。
第三:人民币升值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环境都完全不同。2005年中国同样面临升值压力,但当时经济没有探底风险,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稳健。除此之外,当时的海外进口商除中国之外并没有太多选择,价格上涨对出口的影响不算太大,因此进展也还算顺利。但是,2010年是相当复杂一年,升值必须考虑到越南,印度等新兴国家廉价产品对我国出口产业的替代效应以及热钱的涌入对房地产等重要支柱产业的影响。按照现阶段发展战略看,在调整产业结构及防通胀多种治理目标下,热钱的涌入不可能像2005年一样,必将受到遏制。大宗商品上行动力不及2005年。
另外,05年开始全球经济进入景气周期,强劲需求推升原油超过147美金/桶。一定程度上给中国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推升资产价格。而2010年全球经济尚处复苏期,油价难有上佳表现。因此,指望以人民币升值带动大宗商品价格走出低谷,这是经验主义错误。
拐点难现
基于宏观经济三季度诸多不确定性,债务危机有卷土重来的风险,加之房地产调控措施还将更加严格,笔者对三季度PVC现货及期货市场的看法并不乐观,拐点很难出现。但PVC下行空间要受到成本尤其是电石法成本的极大制约。对于现货投资者来讲,在上有阻力下有成本支撑,期价低升水甚至是反向市场的情况下,贸然操作卖出和买入套期保值,风险都很大。
汪洋:三季度PVC将缓慢筑底,拐点难现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