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统计数据解读
1-7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数据显示,房屋销售价格同比继续上涨,但涨幅回落。2010年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 10.3%,涨幅比6月份缩小1.1个百分点;环比与上月持平。其中,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9%,涨幅比6月份缩小1.2个百分点;环比与上月持平。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7%,涨幅比6月份缩小1.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比6月份降幅缩小0.2个百分点。
1-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58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9.7%,增幅比上半年回落5.7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7.1%,办公楼增长39.4%,商业营业用房增长36.6%。7月当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46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4%;全国商品房销售额3066亿元,下降19.3%。
1、您怎么看七月房价涨幅继续回落?具体到新建住宅和二手住宅的价格变化又有何看法?
实际上对于涨幅回落并非说明房价出现下跌,09年的房价快速上涨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其基数越来越大,未来同比涨幅应该还将缩窄。而近期调控政策控制促使房价快速上涨的情况得到遏制,那么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房价涨幅应该还将回落,但是高房价是个不争的事实,老百姓买不起房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调控政策不应该放松。
对于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涨幅回落也只能是说明政策对房价快速上涨得到抑制;而对于二手房涨幅环比略有下跌,其幅度也相对较小,短期的数据也不能说明房价的拐点的到来。
2、对销售量的持续下跌您有何看法?
从整个1-7月的商品房销售面积来看,还是出现了增加,但是调控政策对房地产成交影响还是相对较大的,其中增幅回落5.7个百分点就足以说明了。
其中商业地产出现涨幅明显快于住宅的涨幅,表面此次调控政策并非针对商业地产,主要针对的高房价的住宅市场。并且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出现了15.4%、19.3%降幅,足以说明调控政策效益显现,首先打击了投资和投机需求,促使其减缓入市步伐或者直接不入市,其次改变普通购房者对未来房价预期,减缓其入市步伐,但是在成交量大幅萎缩的情况下,也是变相的反映了目前高房价,老百姓买不起房,如开发商不降价,那么调控政策还应持续。
3、此外,数据依旧涵盖了开发完成情况、开发商资金来源情况、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等方面的内容,综合这些数据,您对房地产市场的后续走势如何判断?为什么?
实际上目前开发商资金来源相对较广,并且目前信托等也会房地产带来较大的资金渠道,并且目前资金面并非大幅紧缩,也没有出现像08年金融危机时期,资金紧张时,开发商无法得到资金,并且出现断裂的威胁,这次开发商就出现了降价求售的显现。而目前开发商资金充裕,也说明为了调控如此严厉,房价却并未出现下跌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切断开发商的融资渠道,那么房价的大幅下跌就会必然,老百姓买得起房就指日可待。
4、最近市场(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成交量呈上升局面,但房价的仍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市场是否还处于深度博弈的阶段,如果是,您认为僵局何时被大尺度打破?如果不是,为什么?
目前成交量出现上升,只是短时的现象,从上海近期商品住宅成交面积来看,不管是前7个月还是7月份,全市成交面积处于近五年来的一个最低位,那么成交出现反弹,也只能说明是个触底的反弹,那么政策调控不变的情况下,短时的反弹不能说明其具有持续性,因此后续还需要看政策和房价的走势。如果政策持续严调,房价不跌的话,那么未来成交不可能有大幅反弹的可能性,如果房价下跌,并且刚性需求入市的话,未来成交量反弹是具有持续性的。
5、前段时间北京等地再次回应要坚持现在的政策力度,命令停止三套房贷款等,即将来临的10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召开,您认为后续政策会出现变局吗?(或者您认为接下来的调控重心应在哪些方面?)
政府一直在重申政策,只说明了一点:“政策不到位、调控不力”。笔者认为,未来仍旧是落实细化政策的过程。实际上许多政策对于调控楼市都能起到明显的作用,就是落实不到位,如以前70/90政策,建造更多小户型,是老百姓能买得起房;如土地限制需收回,促使开发商加快开发商建设,提高市场供应,稳定房价;如经济适用房政策,能够分到真正有需要的人的手上。
如果房价下跌,民生不在抱怨;如果保障性住房能够真正分到有需要的人手中;如果居住成为房产的最主要的功能得到实现;如果购房者买房是为了居住,如果……那么多如果可以实现的话,后续就不需要在出台政策,我们也没有必要担心无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