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难题


  设保障性住房国家有更多的自主权,既然国家准备这样做,那一定能够做到。只不过是早一天、晚一天的问题。政府希望今年能够建成580万套保障性住房。它甚至与各省市政府签订了合同,以期能实现目标。面对如此的、规模空前的、国家级的、牵动万千家庭的造房运动,其目前又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地方政府肯定希望继续放权给开发商,至少也能体现一点自己的特点或者体现一点地方官的政绩和利益在里面。而开发商的商业利益与“国家建设”的矛盾如何解决?是个大问题。开发商都是大手大脚开销惯了,你让他盖福利房子,开放商绝对不会像捐点钱慈善那样慈善的。

保障性住房非建不可,否则房价继续高企,老百姓继续买不起房子,这个矛盾应该算是国家的小矛盾,国家完全有能力解决。既然政府的决心很大,那要看手中的地如何分配,筹资怎么办,谁来建设,分配原则如何,那些人应该首先享用?这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确定。

与此同时,想购买商品房的人应该抓紧了。因为国家调控目前不可能再出大动作,因此价格不会大幅下降,相反好房子也没有的卖了。而调控政策如果再出大动作,那一定是否定前面的某一条。国家调控的大政方针已经到位,房价回升是必然,而如今的房子虽然价格较高,但是房子质量和相关配套仍属相对高端。而下一步新开发的房子就可能掺入更多的政治因素或者是房价相对更高。(因为未来的房子要想建筑更好的,必然随市场行情更贵)。而随行就市的房地产必将更加的昂贵。

 保障性住房是一些公务员、国有企业、城市户口居民的大红灯笼。这些大红灯笼挂到谁的门前,需要争取、也需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