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上善弱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有人认为老子是崇尚母性的,因为他的理论体现就是建立在“柔”的基础上的,后面七十八章谈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所以老子在这里把水看做“上善”——最高层次的善。也谈了水的优点“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所以“几于道”。

因为水“几于道”,所以在修道的过程中需要认真体会领悟,但什么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呢?应该是老子告诉世人的行为准则,包含了“居、心、与、言、正(有作“政”解)、事、动”七种行为,其中“心”应该有“习心”的意思,这也教导我们“居住要选择一个宁静和善的环境、让心情如同平静的潭水一样宁静清澈,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和善友好,讲话的时候诚实守信,处理政务的时候要有无私为公的思想,做事的时候要力所能及不可强为,在行动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总之只有谦怀礼让不去刻意争强才能保持平静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