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事


  谈作事

  田忠国

  中国人应该作事、作更多的事,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平民百姓,但是,一个人,不论他或她是官员还是平民百姓,或者是科学研究工作,不能一心一意为自己或家庭作事,如果一个人一心一意为自己或者家庭作事,这个人作的事可能很多,但这些事中有可能作得更多的损人利己的事。损人利己,或者损国利己,按照有些人的观点说,对中国来说是好事,因为,这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标志。所以,有了茅于轼先生的高论,改革开放比前三十年收入更平均了。为什么平均呢?我们不妨考察一下。

  我们不妨做个例子,中国的前三十年,分配是有级差的,比如,从一级工到八级工,每个级差代表了不同的收入水平。后三十年呢?再打个比方说,两个人(多了不好对比),有一百万元,一个人拿了十块钱,另一个人呢,拿了999990元,如果平均计算呢,二个人,一百万除二是各五十万元。所以,茅于轼先生的观点是“对”的,即,后三十年比前三十年的收入差距离更小。或者干脆说,后三十年根本就不存在数据上的收入差距。

  看来,有人说中国不存在贫富差距是有数据根据的。

  虽然有人认为,损人利己,或者损国利己办的事越多越好,越证明中国前进了、发展了,但我们还是认为,损人利己,或者损国利己办的事越多,越损害中国。因为,它并不表示中国前进了、发展了,相反,证明中国倒退了,卖国者多了。所以,我们认为,损人利己,或者损国利己,是中国灾难之源。中国近几年人祸频发、天灾频发(我们将在“从五大自然现象看国运”一文中专门探讨这个问题),预示着损人利己,或者损国利己,达到了中国承受的极限。下一步会如何?中国对天灾记录的规律总结,都有说明。

  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叫“天怒人怨”,虽然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我看到的古代书籍中,与那些解释不同。拿出来让各位看看:天怒者,自然灾害也,人怨者,普通劳动大众的内心中的极度不满也。民心怨,则以天怒体现之。由此可见,自然灾害源自民怨,是损人利己,或者损国利己导致的民心这个物质场的具体反应。

  因此,我们认为,顺民心是中国的唯一正确选择,也是所有人(包括本人)的唯一正确选择。顺民心,就得为人民服务,为人民作事,而不是为自己作事,为自己作损人利己,或者损国利己的事。国之将兴,无私之风行焉;国之将亡,自私之风起矣。当然,现在的中国,无私者不仅受到主流“精英”的嘲弄,被斥为无能的表现,而且常常受到无情打击,要做一个为社会、为他人、为国家作事的人很难,但是,只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作事、人国家作事的人多了,就能形成风气。

  这样说,有的先生又要撰文批判我是唯心主义了,因为,在这些先生看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人作损人利己,或者损国利己的事,才属合“时代潮流”,才代表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我不得不对这些先生说,那是中华民族万劫不复的陷阱。

  拯救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是中国所有有良知的人的共同责任。

  拯救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从我做起,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人、做一个公而忘私的人、做一个为人民、为国家作事的人,而不是做一个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或者损国利己的人。

  20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