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锰铜公司3月17日表示,正考虑以每股0.7英镑的价格向吉利出售部分股权,出售完成后,吉利将取得锰铜至少51%的股权。8月13日吉汽车决定放弃获得英国出租车厂商锰铜控权的增持机会。
这个增持从邀请到放弃的过程历经近5个月,相对于吉利收购其他企业的速战速决,这也是少有的长周期决策。
一、吉利持股英国公司是海外试水
成功收购沃尔沃是吉利际化进程最亮眼举动。但其试水海外收购的首次运作是对英国锰铜控躲收购,06年吉利汽车成为英国锰铜控第一大控股股东。
二、英国锰铜与吉利各取所需
1、吉利角度:品牌提升
英国锰铜与劳斯莱斯并列英国四大品牌之一,多年前曾由同一个董事会管理,值得注意的是,锰铜公司曾经长年代工劳斯莱斯的车身及其他零部件。持股英国锰铜公司后,吉利已经开始研发一款有中国特色、风格近似劳斯莱斯的豪华车型。一旦完成控股,吉利将借英国锰铜概念把新车向全球推广,锰铜的背景光环可以讲很多故事,而品牌形象也更容易提升。锰铜的品牌概念利用也必然促进英国锰铜的业绩改善。
2、锰铜公司考虑:中国概念
中国的制造成本低,这样有利于改善锰铜出租车的成本优势,抵御奔驰威霆等的冲击。而更重要的是锰铜必须强化中国概念,这样就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希望,其他股东的股权也能升值或至少减少亏损。而如果锰铜被吉利抛弃,则锰铜的资本市场表现将更差。
三、锰铜为何提出被控股
吉利收购沃尔沃带来锰铜公司的危机感增强。应该说,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的英国锰铜公司在吉利的海外战略地位明显下降。
因此我估计英国锰铜也感觉到自身的地位变化的危机,因此在3月提出进一步强化与吉利的合作,并邀请吉利成为控股股东,而过去4年的美好时光中,锰铜并没有这个被控股的建议。
四、吉利海外并购的步伐较清晰
吉利从3月的英国锰铜邀请,到8月的吉利最终答复,这其中经历了吉利收购沃尔沃的绝大部分时间。而且是在吉利完成对沃尔沃的完整收购后采取的最终决定。
我感觉吉利在等待,其心态也很矛盾,沃尔沃不顺利则需要锰铜这个概念资源。但现在无论是汇率还是股价,未来都有更多的机会,而占居主动权的吉利不需要短期内进行新的同类资本投入,毕竟沃尔沃的品牌概念已经足够吉利品牌提升的目标。
五、国内出租市场很复杂
国内出租市场并非简单的品牌和英式风格就能打开的,毕竟国内的出租车价格竞争激烈,高价车型很难打开出租市场。当年疯狂高档化的城市出租升级也不被市场认可,奔驰等都退出出租市场。
锰铜出租的主要市场还是在海外,而海外的开拓也面临严峻压力。目前欧洲车市进入负增长时期,奔驰等对出租市场的进攻也已经导致锰铜的市场份额节节败退。
六、海外收购的思考
1、海外并购的目标是完善自己
吉利的海外并购沃尔沃可能拿到真正的产品引入国内,依靠中国的制造优势和沃尔沃的品牌资源实现较大的提升,这是对自身不足的最重要的补充,而且面向中国市场需要提早进行高端布局。前期的上汽收购名爵的效果也是获取了制造技术和产品平台,经过本土化改造后的荣威产品成功推出,未来的每年几百亿产值可以弥补收购的投入。
2、海外并购不应背包袱
海外并购有很多的风险和机会,这种风险和机会是企业难以充分预见和有效抵御的。近期有多个海外并购不顺利的事件,这些首次并购后的后续并购是冲上去?还是退回来总结经验寻找更好的海外机会?企业对此应该有理智的选择。
3、国内最需要的是产品和技术
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尚未达到仅剩品牌突破的最后一跃的时刻,我们的产品平台技术和制造技术等还有很多需要完善提高的方面。如果简单的收购品牌就能实现跳跃,则这样的收购有巨大的风险,而海外目前最担忧的是中国自主品牌的产品突破,而非品牌突破。我们的海外并购也是要务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