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市场研判:短线关注投资拉动的主题机会


周一市场研判:短线关注投资拉动的主题机会
    周五两市双双呈现探底反弹行情,其中深成指弹性更大,早段一度下跌0.62%,后迅速拉高,下午持续震荡上行,终盘上涨1.93%,收报10886.57;沪综指相对振幅较小,早段曾探至近日新低2564,其后的反弹过程也较深市温和得多,终盘报收2606.70,涨幅为1.21%。两市成交均无明显变化,但个股全面飘红,全线反弹的特征比较突出。
    地产股充当了全天反弹的急先锋,其中尤以万科为甚,该股俨然已成为近期多头的风向标。周五又是在其和招商地产的带动下,大盘进入全面反攻。对于这种现象,我们略感诧异,原因不仅是关于楼市的调控措施并未放松,甚至有趋紧的迹象,更重要的是多数地产股前期反弹幅度可观,超越大盘者比比皆是,在调整过程中反而较为坚挺,大有扭转长期颓势的意思。虽然市场传闻中房协上书国务院恳请不要出台新的调控措施,但事实上由于房价不见明显回落,调控已不可能放松,而且近期银监会对银信合作的规范,其实也会使房地产行业收到负面影响。如此偏空的形势下,地产股居然这样高调,确实令人费解。或许较为亮丽的中报是其走强的原因,但实在牵强。另一方面,象万科、招商地产这种级别的地产公司并不具有代表性。所以对于房地产股的行情,我们应该保持一份谨慎,以短线心态参与,操作中在关注龙头表现时,应更多参与二三线地区的品种。
    与地产股相比,电气设备、医药、白酒等行业板块的表现似乎缺乏持续性和足够的吸引力,前者多少有突发性因素的关照,因此不具备持续的条件,而白酒类股票中的佼佼者目前多已进入高位,吸引力大为降低。由此推测,短线行情中,消费类概念板块将逐渐分化,相对而言,食品饮料板块已不具备优势,部分品种降进入逐渐了结的阶段。倒是商业零售板块未来几个月将有更大吸引力,除了概念上的炒作外,未来几个月将是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的密集期,消费高峰必将出现,对于股价的推动力仍然存在。尤其是二三线区域的公司,节假日集中消费的特点远强于一线城市,表现可能更加突出。
    指数方面,周五的反弹属于意料当中,但并未改变调整的整体格局。笔者虽然看淡中期行情,但是对于周五的短线反弹也有提示。
    在本周,笔者认为市场可能会形成先上后下的局面,房地产板块的走向可能是决定市场方向的重要信号,不过周末多部委联合打击开发商囤地囤房的消息可能会给房地产板块带来压力,龙头万科如果走弱的话,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除了房地产板块外,在市场局部,机会仍然不少。不管我们是否赞同国家继续依靠巨额投资来拉动经济,但是在经济转型尚未成功的情况下,在政府看来,这是唯一能够保证GDP增长的手段,而且多年以来始终有效,因此这两年继续增加投资依然是市场的重要主题。周末有关广东计划投资2万亿,中央计划投资1.5万亿建设广西,特高压电网2700亿建设规划等消息依次出台,周五五洲交通、东北电气等股票的涨停似乎与这些重大信息有明显关系,预计本周与广东、广西、特高压相关的品种在前两个交易日将会有活跃表现,投资者可短线关注。

 

新闻眼:
多部委联合打击开发商囤地囤房
  诸多迹象显示,楼市调控正在强化对房地产企业的监管,囤地、囤房开发商将受到多部委的联合“围剿”。继国土资源部(下称“国土部”)将全国1457宗闲置用地详情交付银监会后,监管部门近期也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表达了类似意见,希望后者能提供两类开发商的名单以便监管,一类是市场交易秩序“好的”开发商,一类是受过处罚的“差的”开发企业。据悉,住建部已经将前者交付该监管部门,而后者尚未出炉。
(这一消息可能会打击近期活跃的房地产股,但考虑到国家一直不愿以房产税方式来进行重大调控,房价也难以大幅下跌,那么目前的这些举措效果都值得怀疑)

 

中国计划投入1.5万亿元巨资开发广西(受益股)
  香港《南华早报》援引泛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席陈瑞贤的话报道说,中国中央政府计划未来3-5年内投入1.5万亿元人民币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进行大规模开发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他说,广西将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展开经贸联系的桥头堡。
(广西也是中国西部,也是亟待发展的地区,而且推进广西开发也有助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当地有着双重推动作用)

 

广东公布珠三角五个一体化规划 总投资近2万亿
    广东省政府近日公布珠三角五个一体化规划,即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基本公共服务、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建设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化四类重大工程共150个项目,总投资19767亿元,力推珠三角一体化进程。近期规划目标到2012年,远期规划到2020年。
(广东也公布投资规划,未来各地重大投资依旧会快速上马,中国发展仍然是GDP引导,但是由政府进行的投资而非市场自发形成的投资是否具备足够的效率,没人关心,重复建设之后的财富毁灭,没人关心,我们只是看到中国经济依旧在快速增长,看起来一切都很美)

 

国家电网公布特高压电网规划
    昨天,记者从国家电网方面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特高压电网发展的重要阶段,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三纵三横一环网”,并建设11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据预测,“十二五”期间,特高压投资金额有望达到“十一五”的十数倍,从而为电力设备企业带来利好。
(特高压电网题材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特变电工等上市公司受益。)

 

国家发改委:炒作拉高国际粮价 国内难大涨
  针对“全球粮价高涨潮流席卷中国,局地可能现‘抢购’”等担忧,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昨日明确指出,“目前没有出现国际市场粮价的全面上涨,即使国际市场小麦(2455,5.00,0.20%)价格涨幅较高,也不会对国内粮价造成明显影响。”
(小麦是国外的主要粮食,而大米则是中国人的主粮,小麦大涨不会明显影响大米价格,但同作为重要大宗农产品,小麦涨价依然会拉动米价上涨)

 

四部委启动第二轮清查地方融资平台
  一份由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共同签发的《融资平台债务清理核实情况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在相关部委会签。《通知》要求,各地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银监局派出机构和各地发展改革部门四方将协调合作共同对本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负债情况进行清查。
(地方融资平台迷雾重重,到底最终结果如何?谁也不清楚,银行股价的低迷似乎有所预示。)

 

中间业务助中报开门红 7银行补资再融资1600亿
  8月9日,15家上市银行之一的华夏银行率先公布其2010年中报,实现净利润30.08亿元,同比增长80.57%,交出满意答卷的华夏银行也为上市银行中报大幕开了头彩。随后,中信银行公布其2010年中报,中报数据显示,中信银行实现净利润106.85亿元,同比增长45.35%。就在中信银行公布中报的同时,其董事会也通过了260亿元A+H配股的再融资计划,再融资用于补充资本金,进而中信银行也成为继中、建、工、交、招商之后第六个准备实行A+H配股再融资的上市银行。
(银行大肆扩张增加贷款,依靠融资不断补充资本金,再继续扩张,这种扩张游戏能够持续多久呢?最终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我深深的为最终结局而担忧。)

 

综述:本周道指下跌3.3% 纳指收低5%
    周五美国股市收低,成交量极为清淡。由于很多迹象表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本周美股大幅收低,主要股指均已跌破开年点位。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6.80点,收于10,303.15点,跌幅0.1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6.79点,收于2,173.48点,跌幅0.77%;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4.36点,收于1,079.25点,跌幅0.40%。
(美国堪萨斯城联储总裁霍恩8月13日表示,长期奉行零利率政策是“危险的赌博”。日本陷入流动性陷阱肇始原因之一就是零利率,现在美国会否陷入货币政策无力的境地?如果美国经济再度下滑,还能靠什么来改变呢?对美国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