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赢在中国总决赛早就尘埃落定,回过头来看看这场以创业为核心的节目中互联网中并没有优秀的项目从中脱颖而出。
这是一场缺乏新颖和创新舞台的赛事,如果说2006年赢在中国看选手,2007年只能算看评委了,那么2008年我们将看什么呢?
无怪乎,赢在中国说只办三届。好象意义很明了了,因为王利芬大姐没有信心把赢在中国坚持到底。
回过头来看看,赢在中国的五强选手和项目吧:
第一名:李书文:男,1970年出生,成都中润产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硕士,河南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曾任职大学教师、政府公务员和香港华润集团属下上市公司西南区总经理。兼任北大光华MBA辅导员、四川省青联委员、四川省办公家具协会会长等。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第二赛季冠军,获风险投资商提供的1000万元创业基金。
创业项目:办公家具
问题:如何在红海里找到自己的蓝海。该人属于土匪级选手,创业可用,守业慎用。
第二名:窦大海:男,35岁。项目:校园餐饮。
问题:问题比较多,而且本人向把校园餐饮无限扩张,形成包含把食堂变成学生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服务中心。诱惑往往是魔鬼。
第三名:冯志刚:殡仪服务连锁。项目还可以,关键是怎么操作。如果结合互联网也许更有机会。
第四名: 牟文建:非白色陶瓷卫浴。并非创新性项目,可以说和李书文差不多也是跳进红海一片的行业。
问题:史玉柱曾经评价,“钱俊东有可能众叛亲离”。现在看来这句话放到牟文建身上可能更准确些。
第五名: 张华:电解治水机的项目。项目乍一听不知道的以为是创新高科技,其实项目的前景很值得思考。
问题:没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属于比较赖的那种,做事激情好象不持久。团队意识不强。
赢在中国在中国走过了两季,然而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互联网没有优秀的项目入选。这是中国互联网的悲哀或许也是优秀项目的悲哀。这种局面的出现可能有如下原因:
1、优秀的项目早就被风投发现了。
2、优秀的项目在进1080前已经被机器淘汰。
3、互联网缺乏创意创新型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