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骁:土地市场低迷不代表楼市转折点已到
近日底价成交土地频现上海滩,SOHO中国以7250元/平方米就摘得了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土地市场的低迷引发市场猜想,楼市转折点要来了吗?在我看来,当然不是,土地市场低迷不代表楼市转折点已经来到。
首先,近期土地市场的低迷实在是正常的市场反应:其一,市场缺钱。无米下炊是近期土地市场低迷的首要因素。去年多数房企的高调扩张使得资金原本就不宽裕,今年市场调控引发的成交大幅萎缩使得通过销售回款受阻,数据显示,多数房企只完成预定销售计划的一半。
其二,市场预期正在发生转变或者分化。去年之所以大家趋之若鹜的争抢地王,首当其冲的原因是大家看好后市的发展,即便是面粉贵过面包也在所不惜,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面包最终会贵过面粉。
目前的情况是,随着调控的深入,市场的预期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对后市的预期慢慢开始出现分化,即便没有变得悲观,至少也开始谨慎起来,今年四月调控新政刚出的时候,市场博弈特征十分明显,多数房企看轻调控作用,惯性的认为调控政策走不了多远,但现在情况越来越表明,调控政策的执行已经变得欲罢不能,就算政府想放松但迫于舆论压力也不能放松。
既然调控政策看来不如预期中那么乐观,那么对后市的判断自然变得谨慎,对后市判断变得谨慎,拿地的热情和冲动也就随之降低。
其三,因为需求低迷,好的地块政府不会选择这个时机出让,加重了市场的低迷表现。其四,调控和舆论原因,房企和政府都不会逆风而上,闲置土地黑名单的风头未过,关于调控是否放松的话题正闹的沸沸扬扬,在这样的舆论背景之下,土地市场怎么能热的起来。
其次,如果说土地市场的低迷有情可原,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不会转好,但并等于说楼市转折点将会到来。本次市场的变化由楼市调控政策导致,走向自然也和政策执行密切相关,但即便是政策严格执行,楼市也未必会有转折,本次调控由以往调控供给转为调控需求,卡住需求可能在短期内立竿见影,但中长期来看,如果没有标本兼治的调控手段,可能注定无效。
最后,相比前年的退地潮和市场表现,目前土地市场的低迷既是市场正常反应,时间也不过月余,即便再持续低迷几个月也未必表明楼市转折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