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骁:惨剧终会发生,关键是否做好准备
调控新政实行三个月来,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房价仍有10%左右的升幅,虽然涨幅缩窄。一方面显示房地产产品一旦沦为消费品并且形成上升趋势后,其强大的上升惯性很难发生逆转,另一方面当然也再次表明,由调控供给转为调控需求的调控政策,依然不是治本之策,铁腕扼住需求可能在短期内成效显著,但中长期而言,可能注定难有作为。
就算新政短期难有作为,但房地产业的中长期发展,对相当多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可能并不乐观,一个国家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全民参与或渴望参与房地产,购买房屋首要考量是能否升值获得投资收益,而并非基于自身的居住需求,这样的情形并不能持续很长时间。
除了全民买房外,其他多数行业资金都直接或间接投入到房地产行业,央企表现尤为突出,不论主业从事什么,几乎所有央企都在积极参与房地产,冷落制造业、贸易等行业跑来房地产投机,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富豪们把房地产当做保值增值工具则是另一弊端所在,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市场投机氛围的加重,房屋空置率明显大幅上升,虽然我不同意业界流传的6540万套空置数据,但空置情况加重应该是不错的。不动产货币化,导致社会资金的沉淀,同样不利于经济发展。
中国有着集权式的统治,经济使用效率和国家掌握经济刺激政策方面享有西方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虽然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方面也困难重重,但相信宏观经济仍可保持持续增长,不过,要保持竞争力和长期的增长,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获得新的增长点,虽然此举并非要抛弃房地产业,但必须坚定决心对房地产业进行综合治理,使其驶回健康的轨道,从未继续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发展发挥自己作用。虽然将经历痛苦,国家和地方财政来源大减,房企和房地产产业链上大量企业倒闭,但对宏观经济的长远发展却百利而无一害。
如果不能下决心房地产业进行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另外一种结局无奈却可能无法避免,即泡沫破灭从而引发大规模行业整合甚至使得宏观经济硬着陆。是泡沫就一定会破灭,不同的是主动刺穿还是被动爆发,如果任泡沫肆意生长,日本的覆辙中国也不是没有可能重蹈。
不管是国家下决心对房地业综合治理,还是泡沫破灭,同一个结局是房地产大规模的行业整合,前者可能略显温和以渐进的方式展开,后者可能是突然死亡式的来临,不论那一种,对相当的房企而言都将苦不堪言是不折不扣的惨剧。
反过来说,行业整合是一种趋势,总在进行着并且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任何一个行业随着发展到成熟,总要历经分裂和整合,并最终由少数企业主导,中国目前经注册的房地产企业大约在6万家左右,存在效率低下专业和技能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状况,按照行业整合规律,他们中的大多数终将消失,吞并、破产、主动黯然离场从现在起已经是他们的终极归宿。
行业整合理论从反向印证了行业的发展方向,是政府主动出击引发行业整合还是行业自身危机触动,对房地产公司来说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切终将发生,关键的是自身是否最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