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求宣传是对某种世风的叛逆


做了好事不留名,代表了雷锋时代精神;做了好事求宣传,是否是对当下某种世风的叛逆?
孙金栋
做了好事不留名,代表了雷锋时代精神;做了好事求宣传,是否是对当下某种世风的叛逆?
如今,时兴恶炒成名,行为怪异,语言雷人,不愁不出名,一夜、甚至顷刻瞬间网络就能把人捧红。
而好人好事欲出名,反得费了八辈子劲。文字宣传吧,人们不信,反问“世上真有这样的人吗?”电视媒体宣传吧,还得组织收看,组织正面评说。公共场合做好事,说不准会被讥讽成“你看,他那个傻样!”最严重的,做了好事得不到好报,彭宇案就疑似蒙冤。
因此,82岁的抗日、抗美,久经沙场的新四军老战士孙老伯,在杭州奋不顾身舍己救人,就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反潮流的晚年壮举。他做了好事求宣传,既不为名,又不图利,只是想表现老一代人的风范,只是反世风的身体力行。虽然,这种表扬和自我表扬的作风,有违于“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传统美德,但他的晚年一搏,留给后人的也许是另类无价的精神财富。
至于,以“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不愿意把自己的隐私曝光”为借口,觉得公开宣传孙老伯就是吃闷亏的年轻一代,正是受世风、潮流的影响,表现出来的另一种焦虑。这种具有明显代沟的不同焦虑,也许都有存在的理由,但本人更倾向于媒体能够大张旗鼓地宣扬孙老伯舍己救人的精神,不要让老人家去求被救者找电视报社公开宣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