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改革重庆“破冰”


  户籍制度改革重庆“破冰”

  户籍制度作为一种人口管理和登记制度,本身并不会产生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关键是它与很多附加利益挂钩后,户口背后涉及太多的利益,涉及到土地、社保、民政、计生等方方面面的政策调整,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缩小城乡差异、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改革户籍制度无疑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适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确保中国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发展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政府要逐步改善社会管理职能,破除二元结构,逐步取消农村户口,执行按照居住地登记户籍管理,这是户籍改革的大方向对外来人口,流动人口按照居住地进行户籍登记是改革的大方向,城乡居民的身份平等将是户籍改革的最终目标。

  据报道,2010年8月1日,《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居民转户实施办法(试行)》开始实施,重庆全市40个区县807个派出所开始全面受理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转户变市民的申请。这标志着重庆以适度放宽主城区、进一步放开区县城、全面放开乡镇落户条件,推动千万农民进城的户籍制度改革正式进入到了实施阶段。户改第一天120户260人转户进城。

  按照《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意见》,未来10年,重庆将实现1000万农民转户成为城镇人口。其中,2010~2011年,重庆计划转户338.8万人。这是重庆作为统筹城乡综改实验区的一项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中国首个大规模的户籍制度改革。若此次户籍改革成功完成,重庆非农户籍人口比重将提升至60%,也将为全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出一条路径。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将按照综合配套,自愿有偿,分阶段推进、分群体实施、分区域布局。为充分保障农民利益和城镇承受能力,针对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三件衣服”和城市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五件衣服”,为农民转户进程设计了“3年过渡、3项保留、5项纳入”完整的政策体系。让专户居民正在享受到“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农村土地退出和利用、户口迁移、社会保障三个核心配套办法。

  重庆市公安局城乡统筹户籍制度改革项目组办公室、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政委郭金严介绍,城镇户籍准入重庆最宽松,按照适度放宽主城区、进一步放开区县城、全面放开乡镇户籍的总体思路,分三级城镇,设置了户籍准入条件,重庆市将成为全国城镇户籍准入条件最为宽松的城市之一。

  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需要提供的资料 :

   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可以出示劳动合同、单位证明、房产证明、社保缴费记录等任其中一样证明就可以了;

   对于进城经商者,凭工商执照、纳税凭证等有效证件;

   本市高等学校或中等学校的学生,则提供录取通知书或就读证明;

   如果是退役士兵的,可以持部队颁发的退役证明或区县民政部门出具的退役证明;

   优秀农民工只要持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农民工证书或表彰文件,或年产值在5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年度表彰文件,可自愿转户为城镇居民。

   本市农村籍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夫妻投靠、父母投靠子女,自愿登记为城镇居民的,不受其他条件限制; 

  本市农村籍成年子女自愿投靠城镇身边无子女的父母,登记为城镇居民,
不受其他条件限制。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100问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 发放首个“农转城”户口簿

 破解狭隘的“富人城市化”

  高端人才京津冀自由落户

  拆除户籍藩篱正当其时

  中国各地频繁推出户籍改革 12省市取消农业户口

  统筹城乡户籍改革 重庆发出第一本“农转城”户口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