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权是法律赋予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然而,最近一段时日,媒体记者受威胁、殴打、通缉,报社被冲击、毁砸等恶性事件密集发生,少数利益主体对抗舆论监督,报复曝光记者,已经显露出某种倾向性,不能不引起国家和社会有关方面的警惕。
紫金矿业污染事件曝光后,试图用“封口费”收买多家媒体记者的内幕随之浮出水面;7月28日,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因报道凯恩股份关联交易内幕,遭到浙江省遂昌县警方的网络通缉;7月29日,华夏时报女记者陈小瑛疑因深国商负面报道而被不明身份人士重殴致伤;稍在此前的7月21日,河南中牟县狼城岗镇政府一干部指挥打手追堵、围攻采访报道黑砖窑的央视记者……
短短几天内,就发生了这么多针对新闻媒体的报复事件,尽管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关联,却反映出当前舆论监督环境呈现出明显恶化趋势,少数无良业主和公权部门,依仗资本实力和执法权力,藐视法律威严,践踏社会正义,不惜动用种种资源,不择手段压制舆论监督,越来越有恃无恐,肆无忌惮,正在挑战法治社会底线。
这一系列打压舆论监督的流氓手段,让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一段时期以来由强征、强拆而引起的恶性事件,虽然对象不同,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资本、权力对合法权益的暴力侵害,都是采取不法手段维护和攫取利益,多有公权力在幕后充当资本打手。显然,在专横跋扈的资本与失范的权力面前,媒体的舆论监督权与普通民众的合法权益一样,难逃被不法“强拆”的命运。
按说,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有矛盾、纠纷,完全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然而,不少“强拆”事件中,资本或者政府方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粗暴的强制手段;如果媒体报道失实,相关企业、部门同样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为自己维权,然而,我们看到的同样是粗暴的打击报复。其气焰何以如此嚣张?正因为他们明知理亏、违法,只 能借助背后利益同盟的权力推手,强取豪夺。
社会的发展,我们乐见资本的成长、壮大,但资本实力再雄厚,也不能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权力为资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责无旁贷,但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充当无良业主的家丁。法治社会容不得资本的霸道和胡作非为,同样不能容忍权力的傲慢和随心所欲。希望有关方面拿出果决的措施,遏制类似的种种乱象,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捍卫社会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媒体舆论监督权利屡遭“强拆”值得警惕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