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家央企成立了“SEVIA”,制定了三大主要任务,这则新闻成为了本周中国汽车业最重要的新闻,继美国电动汽车联盟(EC)、德国“国家电动车计划”之后,我国也出现了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联合上下游产业链十六家企业共同成立的电动车产业联盟,并分为“整车及电驱动”、“电池领域”和“充电与服务领域”三大委员会。任务也很明确:整合资源、制定标准、共享成果。和中汽协早先的T10联盟相比,国字号的SEVIA来势汹汹,但成功实现三大任务的几率却非常渺茫。
如果通俗地理解SEVIA的三大任务,我们可以将第一条“整合中央企业资源,建立推动电动车产业整体发展的开放技术平台”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分蛋糕”的过程。未来十年内,国家相关部门对电动车产业的投入和补贴金额可能在数千亿规模,作为中央直属企业,大家对分享“千亿蛋糕”的热情俨然大于对电池和驱动技术的深层次研究。这也就是为何SEVIA的首要任务便是整合资源,只有先协调好“分蛋糕”,大家才能心平气和地在同一张桌子上讨论后面的两大任务。
问题是,对于电动车产业这样一个技术有待突破的行业而言,适度的重复建设和投资是难以避免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对比、筛选和进一步优化,才有机会寻找到最为合适的电池解决方案和电驱动技术方案。目前在这一领域投入巨资的不仅仅是这几家央企入围企业,还包括上汽、奇瑞、江淮等地方国资企业和比亚迪等民营企业。如果SEVIA垄断了资源,并控制了未来国资委、科技部等科研投入巨头在电动车产业领域的投入资金流向,这对于那些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而言,将是更大的不公平。这样不利于国内电动车领域核心技术的探索和突破。
即便是入围的16家央企,对资源整合也将存在着一定的内部阻力。电动车产业并非每个领域都赚钱,最核心的电池技术和电机驱动方面需要高投入,当然如果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也将产生高额的回报,希望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的央企也不止一家。同时包括电池回收和重复利用领域、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等,几家央企之间也都存在着相对的竞争关系,如果SEVIA强行划分大家的“势力范围”和“主攻方向”,也将会遇到来自企业内部的阻力和困难。在整合资源方面,笔者认为SEVIA的主要任务还是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企业的实践,去寻求最佳的资源配置方案,最终做出选择的还是企业本身,而非SEVIA这个松散联盟的旨意或者行政命令。
在电动车几大核心技术尚未突破的时候,SEVIA的第二大任务“统一产业技术标准”的提出显得操之过急。尽管包括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企业也都希望未来的电动车主要技术标准出自该国企业或行业组织之手,但目前由于电池技术和驱动技术尚存一些难以克服的技术障碍,短期内还很难出现业内公认的最佳解决方案和合理的产业技术标准。如果在没有技术实证和产品实证测试的背景下强推所谓的“统一技术标准”,将可能会造成错误的标准引导方向,或者会造成标准过低或过高的尴尬。从这一点上看,目前SEVIA的第二大任务应该是鼓励和推动联盟中企业不断探索技术创新和技术、产品的实证,而不应急于推动所谓的产业技术标准。就目前国内在电动车领域的研发实力,也很难在产业技术标准上形成对国外的“技术标准门槛”。如果三年后“统一的技术标准”成为过时的、或非主流的技术方向,将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
SEVIA的第三大任务“共同研发电动车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模式,共享技术成果”主要是针对整车企业和电池供应商而言,但是SEVIA旗下的三家整车企业在整车产品自主研发方面的实力非常差。无论是一汽、东风还是兵装,目前都上不具独立的备乘用车全流程开发能力,无论是前期造型开发、整车平台开发还是后期匹配与调校方面,都主要依赖供应商或海外承包商、合资伙伴的帮助和支持。这样的三家整车企业很难在产品层面上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相比之下,三家航天航空企业进入电池技术委员会,将会对国内电动车技术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廉价、高效、安全、环保的电池是未来电动车技术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航空航天部门在军工领域特殊电池和供电技术方面的经验也许会促进电池研发领域取得突破,但SEVIA也同样需要一些在电池领域有所建树的民营企业的加盟,比如比亚迪等。搭建一个技术交流平台,要比SEVIA这样的利益分配集团更加实用。
和德国的“国家电动汽车计划”相比,我们的SEVIA更像是一个央企抱团寻求未来更多国家投入的利益分配集团。在电动车产业规划上,需要来自更多方面的声音,比如城市规划、环保领域、物流领域、智能交通、智能通讯、电池安全、汽车设计甚至消费者保护等诸多企业或行业组织的共同参与。技术革新和产品研发是每一家汽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利益,即便是在SEVIA内部,各个企业之间也会对自己最为核心的技术信息有所保留。SEVIA在开放的技术平台和资源共享方面的设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有些不切实际。那么为何仍旧有很多企业希望挤进SEVIA,更多的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对资源分配,尤其是国家投入资金的争夺,这也就是为何上汽等地方车企巨头会在SEVIA成立之后发牢骚的原因所在。
济仁小评:16家央企组成的SEVIA实现三大任务的可能性不大,电动车产业目前还处在成长初期,在电池、驱动领域没有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情况下,电动车很难大规模进入市场。对于普通车企而言,也不要把希望寄托在SEVIA这样的央企利益联盟上,国内车企目前最重要的事儿,还是做好自己在传统能源汽车领域的产品,努力提升品牌、扩大市场份额。不要总是想着“跨越式发展”,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技术创新总是出现在那些一流的企业中,而非SEVIA这样的松散联盟中。
作者:童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