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的山东人要做援疆的排头兵
李华新
· 按照中央总体安排,山东省同上海、 广东、深圳三省市一起对口支援喀什地区。号令既出,我省积极行动起来,统筹项目,筹措资金,组织人员,配备干部……新一轮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山东援疆大幕正徐徐拉开。(期:20100820 来源:大众日报)
新一轮援疆重点是南疆,南疆重点在喀什。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喀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全国、全疆相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79.1% ,喀什等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疆的35.3% 。
援疆需要有新思路,援疆对于山东来说,并不是从今年才开始的,山东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这些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持,是中央的一个全盘考虑的经济振兴计划,也是山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援疆如何援,也是一个新课题。
山东省对口支援的疏勒、 英吉沙、 岳普湖、麦盖提四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自然条件恶劣。要在这样一个区情复杂、基础薄弱、起点较低的条件下,促使2020年对口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显然要承受比其他省市更大的压力,也必须研究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付出超常规的艰辛努力。
山东是援疆“ 老兵” ,在新一轮援疆中,山东还要做排头兵。省委、省政府把援疆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全力以赴做好援疆工作。
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结束不久,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就率团深入喀什受援四县调研,提出了全面援疆、科学援疆、务实援疆、和谐援疆的理念,提出以“着力支持民生保障项目建设;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强化人才援疆工作;着力推进农村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来落实援疆工作,确定了以改善民生为主题的岳普湖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富民安居工程建设等4个试点项目。
全面、科学。、、务实、和谐援疆是这次山东援疆的新思路,着力突出山东特色 。 新一轮援疆,是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的综合援疆,是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的全面援疆。我省在实施产业招商、促进民生重点项目的基础上,立足受援地资源条件,
着力突出山东援疆特色,这是这次中央援疆会以之后,山东党政部门在考虑的一个实际问题。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科技和产业化水平全国领先,则围绕规划抓特色项目,加快推进受援四县的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山东制造产业门类比较齐全,一些产业的生产总量、技术水平在全国领先,则围绕产业抓特色招商,推进我省优势传统制造产业向四个受援县转移,吸引省内企业到受援县投资开发;山东职业教育发达,则围绕受援地产业发展需求,培养一批受援地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
高起点、高水平谋划援疆工作,这是山东的眼光和着眼于创造新疆新的经济发展能力的前瞻性眼光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的一个新思路,也是援疆贵族的创新意识。那就是要实现“输血”与“造血”、“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民生工程、产业援建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的大合唱,具有山东特色的援疆工作模式初步显现。
时不我待,正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忘我工作,山东省在新一轮援疆工作中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山东效率”。截至目前,在 19个援疆省市中,我省实现了“一个率先、四项第一”。即率先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先后赴疆开展工作调研,明确工作思路,确定工作重点,部署援疆工作。第一个进行新一轮援疆工作对接,第一个在喀什地区启动试点项目,第一个启动实施大规模干部培训计划,第一个指挥部全员进驻援疆工作一线。
也许这是为什么我对天山网一往情深的一个原因,也是我为什么每天都在天山网发帖的一个动因,关注新疆,聚焦新疆,期待新疆已经能成为山东人的一个普遍的情结,新疆的发展已经于山东的发展如此和谐地联系在一起。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