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不得要领的改革


股票发行的“三高”问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额。其实,高市盈率和高发行价是一回事,因为规范地判断股价高低要看市盈率,而不是看绝对价格。所以,第一阶段的发行制度改革后,出现的问题,与其说是“三高”,不如说是“双高”。

 

“三高”也好,“双高”也罢,其实有“一高”就足以证明第一阶段发行制度改革失败的。在我看来,高发行价和高市盈率不是问题,尤其对于创业板而言,只要市场接受,甚至可以不考虑市盈率问题。但是,为什么一级市场发行市盈率会远远高过二级市场市盈率?这是全世界都没有过的事情,为什么它会在中国的股市出现?这恐怕才是问题的关键。

 

政府说“市场化”了,不管发行上线了;而股票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或同类公司价格也没能发挥上限的作用,结果就是股票一级市场发行价格犹如脱缰的野马,无遮无拦,任意驰骋。

今年1-4月,中小板首发平均市盈率达54.80倍,同期二级市场只有44.19倍;上海主板首发平均市盈率为42.91倍,同期二级市场只有25.42倍。

 

今年5-7月,中小板首发平均市盈率降为47.65倍,仍超过同期二级市场44.94倍的平均市盈率;上海主板首发平均市盈率降为23.24倍,也超过同期二级市场19.86倍的平均市盈率。

 

2009年推出的创业板,首发平均市盈率2009年为64.82倍,今年1-4月和5-7月分别为75.80倍和54.85倍。

 

证监会官员被问到这样的情形是否正常?他们居然管这叫“市场化”,真真的滑天下之大稽。

 

事实证明,尽管中国股市新股发行的方向是正确的,初衷也是良好的,但由于改革不得要领,往往结果令人失望。今天启动所谓第二阶段的改革,结果又会如何?如果依然不得要领,我看好不到哪去。

 

我们多次讲过,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关键是“建立新股上市首日开盘价约束机制”。好吧,我就不厌其烦地再说一遍。

 

按照现行的市场机制,由于“新股上市首日开盘的瞬间”基本没有供给,所以,这个“瞬间”最容易受到市场操纵,结果是这个“开盘价”远远高过“发行价”,这也是中国股市由来已久的特征。

 

这个特征导致中国股市的根本性扭曲。

第一,   大量短线套利资金堆积一级市场,使其严重的供不应求,这是导致股票发行定价过高的根本原因。而且,短线套利资金的来源极其复杂,有企业的贷款、有货币市场的拆解资金、有权势者的腐败所得等等,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不该进入股市的资金。

第二,   过高发行价的股票甩给二级市场,使得二级市场投资者承负过大风险,这是中国股市失去长线价值,表现得过度投机的根源。试想,一只股票如果发行价已经脱离投资价值,那二级市场谁敢对它长线投资?只能是大户恶炒,散户赌博。

第三,   由于一级市场堆积大量资金,使得新股发行对券商而言基本没有技术要求,承销“垃圾股”一样不愁卖。所以,众券商一味死拼“拿项目”,而无视公司质量,甚至与公司合伙造假,欺骗投资人。琼民源、红光等公司股票发行,不是一样超额认购上千倍吗?

 

不用多说了,有上述三条我看足够了。足以说明缺少“新股上市首日开盘价约束机制”是中国股市多大的缺陷,也是中国股市最大的系统性风险,更是新股发行机制改来改去永远改不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发达市场上,第一,新股发行价格不会超过同类公司二级市场价格,否则这个股市就根本不具备资本定价的功能,这是严重的市场失败;第二,承销商必须担负新股上市后的做市职能,在“开盘的瞬间”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提供供给或需求。发达市场以新股上市后20个交易日,股价波幅不超过发行价±15%为新股发行成功的标志。

 

这些才是中国股市真正应当建立、尽快建立的机制。

 

这样事放到10年前,我相信很少有人懂。但现在,“XX会”一定十分明白。那为什么不改?关键是基本理念的偏差――中国股市是以投资人为本的市场,还是以企业融资为本的市场?其实二者相辅相成,但现在所购建的市场,是以企业融资为本的是市场,所以管理者不希望一级市场恢复正常的供求关系,而希望股票高价发行,希望企业容得更多的资金。

 

所以,每一次改革都不触及根本,都变成了做秀,最后都延续了“三高症”。这次基本也会是这样的结果。所以,要改革发行机制,必须转变观念。不说“以投资者为本”,至少应当把公司的融资行为和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平等看待,同时兼顾双方利益市场才可能有健康。

 

管理者可以装糊涂,但我们投资者必须明白,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

 

每天晚上的7点30分到8点,我都会和老朋友张劲东先生在CCTV证券资讯频道《投资大参考》节目中,一起再聊聊每天影响证券市场的那些事儿,中国经济的繁荣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撑,从宏观经济事件中找到适合资本运作的投资机会,就成为是我们做这档节目的初衷,希望能从我们的“只言片语”中,大家能得到些启示,我们这档栏目也开通了短信热线15010105189),也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能跟大家进行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