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蓝天绿野


 

刚从黑龙江垦区回来,我被那里的蓝天绿野迷住,被现代化大农业的气魄震撼,被北大荒的“北二代”领导者和建设者的诚意感动,我会继续自己关于北大荒的话题。今天先贴一些亲手拍下的图片,与大家分享。

一尘不染的蓝天白云 

北大荒的古城遗址 ,那些千百年前的垦荒者终究遗弃了自己的家园。

冬季严寒、无霜期短的北大荒,如今竟成为我国水稻的主产区。北大荒年产商品粮350亿斤。我身后是中国最大农场“友谊农场”的水稻田,8000亩嫩绿与鹅黄平展展一览无余,这就是现代化大农业的魅力。从前我们下乡来到北大荒,种的最多的是小麦,现在河南、山东成为我国夏粮主产区。 

喜看稻菽千重浪 

水稻在北大荒肥沃的黑土地上长出了美丽的风景 

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的农机博物馆,收藏了过期的各种农机。

北大荒过去唯一人工种植的水果叫“山丁子”,现在有了耐寒的苹果、葡萄、沙果等,这是597农场的百亩果园 

退耕还湿地,这里有全国最美丽的湿地公园

我在42年前下乡的852农场生态园留影,我像一只巨大的菜青虫,哈哈  

可惜,行色匆匆,我们没在852停留,我只好在电视采访中向那些还记得我的前辈后辈问好了。这些双色葫芦听到了我的问候 

燕窝岛,因为大雁比小燕多得多,该名雁窝岛。有本小说叫《雁飞塞北》(林予著),成为我18岁报名赴北大荒的动因之一。草丛里有一 细长脖子的白色大鸟,俗名长脖老等。沼泽里尽显她们痴情等待的身影,感天动地哦。

以下均为湿地风光,弯曲的河叫挠力河,知青战友们可曾记得? 

 

 

万绿丛中点点红,是农场居住区的房舍。如今,北大荒垦区上百个农场都改变了三级(生产队、分场、总场)的管理体制,职工集中居住在总场和管理区两级,城镇化进度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