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冯敬兰

河北蔚县人。中共党员。1975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士学校医疗专业,1991年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研究生班,硕士研究生。1968年赴北大荒插队务农,历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20团农工、小学教师.

我带母亲上央视


今年是我母亲的100岁冥寿,17年前的5月,母亲结束了她苦难动荡的人生,去和她的亲人团聚。

CCTV12频道9日、10日在《见证》栏目播出了纪录片《母亲的成长》,简要说出了我作为母亲,对“母亲”的再认知和终极理解的过程。http://news.cntv.cn/20110510/100094.shtml  我把一个人生坎坷、内心屈辱的母亲带到央视的节目中,让全国观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了解、认识和理解母亲,我感到很欣慰很自豪。首播结束后的午夜,女儿第一个在电话里对我说,太好了,很感动。次日上午重播后,收到更多亲友、同学的短信和电话,都说到了感动一词。其实,...

Read more

母亲节:不寻常的纪念


   

2011年的母亲节,对于文革初期惨死于少数学生暴力之下的原北京师大女附中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卞仲耘和她的学生们来说,注定是个不寻常的日子。

57上午,40多位满头华发、已经或正在步入老年的原女附中校友齐聚母校(现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为卞仲耘校长铜像举行了隆重而感人的揭幕仪式。再过三个月,卞校长遇难就整整45周年了,为了彰显她献身教育事业的忠诚和仁爱,并寄托我们的缅怀和反思,大家捐款制作了卞校长的半身铜像。铜像并非艺术的再现,而是校长温婉气质的还原。

校长是严师也是慈母,在去世近半个世纪的这个母亲节,她看到了我们这些两鬓苍苍的学生们真诚的热泪,...

Read more

快乐洋溢的尼泊尔


   尼泊尔是个快乐洋溢的好地方,天天是节日,一年有366个节日。3月19日是尼泊尔的“彩色节”。这是尼泊尔著名的旅游城市博卡拉市费瓦湖畔的商业街上。

见过这样的游行队伍吗?

这天放假,几公里长的街道成了步行街,路口有路障,禁止车辆通行。连防爆警察都上岗了。

你走在街上,只要“贱招”(北京话,主动招惹的意思),顷刻间就成了这个模样。看下图的两个西洋女!

这个“老外”不是醉鬼,他故意摆了pose让人拍照。

路遇三个小“魔王”

寻找新的“攻击方...

Read more

人的背信弃义:卸磨杀驴和宰杀猫狗


     

近几天,关于北京保护小动物志愿者闻讯在京沈高速通州区间内,拦截河南到吉林的运狗车一事,不仅招来了通州的防暴警察,也在网上引起一片争吵。昨晚,CCTV新闻频道特别做了半小时的专题节目。今早上网,发现各门户网站的骂声更是鼎沸。那些志愿者被骂成“精神病”,“对抗法律,应该严惩”,简直成了一场围剿。

反对者的主要观点是“为什么猪牛羊吃得,而狗吃不得?都是生命,一样平等,你们干嘛不拦运诸车?”其实,我不相信这些人真的不懂道理,只相信他们是故意胡搅蛮缠。

几千年...

Read more

喜马拉雅山的阳面


中午12:10从德里国际机场起飞,印航午餐是收费的,只有白水免费。大约一个半小时降落在加德满都。加都的机场很小,很简陋。尼泊尔是落地签,通关很顺利,我用知之不多的几句英语立马搞定:“我是中国人,第一次到尼泊尔旅游,我喜欢尼泊尔。”海关的两个壮实小伙子听后呵呵大笑,当当两声,戳子就盖上了。不像印度还端着,在北京签证时印度大使馆让出示的存款证明是1万元(旅游团费还1万2呢),生怕中国游客赖在印度不走似的,简直是笑话。德里机场的印度海关职员也很装孙子,黑瘦干巴的中年大叔,又矜持又冷漠,你向他问好微笑全没反应。我通关时,他问我在德里住的酒店名称,我根本听不懂印式英语,连...

Read more

尼泊尔的藏族难民村


喜马拉雅山南麓原先有三个小国,尼泊尔、锡金、不丹三个王国,这是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都知道的。后来出版的地图上不见了锡金,原来1970年代就被印度吞并了。尼泊尔夹在中国印度之间,要保持独立不被吞并,和中国友好是最保险的选择。所以,我们处处感受到尼泊尔人对中国人的友善和礼遇,譬如旅游景点的门票,“外国人”要15美金,“中国人”只要10元人民币。这些暂且不表,先说说西藏难民村。

1959年,年轻的达赖与西藏上层领主政权流亡时,跟随他们的一部分藏族同胞,不知什么原因留在了尼泊尔。在加德满都西北200公里的博卡拉市郊,我们参观了其中一个,村内现住人口约...

Read more

故乡就是父母安魂的地方


 

今年是我母亲的100岁冥寿,17年前她在北京病逝,按照她的生前愿望,我们护送她的骨灰回到家乡河北蔚县北水泉镇,与在那里安息了40年的父亲合葬在一起。从那时起,我们就时常回老家看望父母。自家买车以后,几乎年年清明必去。故乡对于我,就是父母安魂的地方。

从前,从北京一出延庆过了怀来路段,就走上坑坑洼洼的道路。特别是宣化到老家要走十八盘的山路,运煤车把所有的公路统统压坏,我们要在破旧的长途汽车上颠簸半天,弄得灰头土脸。现在京藏高速一路畅行,从化稍营路口下,又是平展宽阔的柏油路一直通往蔚县城。

雪山惊现在视野中,然后一路相伴到家乡。

4日清晨,我们6:30从天通苑的家出发, 9点...

Read more

印度的前世今生(结束篇)


斋浦尔是吃旅游饭的城市,祖宗留下的宫殿、寺庙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可是源源不断的叨唠(美金)都流到哪里去了?城市竟是这样的破烂和肮脏。中国的城市大大小小我也去过几十吧,真没见过像斋浦尔这样的。

斋浦尔的城门

NO  PARKING ——闲人免进的这个院子,不知是否私宅

下列图片均为我在行走的大巴里拍的街景

 骆驼也加入运输大军,我头一次看见骆驼拉车。   

清晨

这些建筑是商业街的一角

 

这个小铺把花花绿绿的伞摆在垃圾中,为什么不能自扫门前呢?

行人在废墟和大巴夹缝里潇洒行路

终于看见一处...

Read more

印度的前世今生(4)


粉红之都的前世

斋浦尔(Jaipur)是拉贾斯坦邦(Rajasthan)首府,在德里西南250公里,人口62万,为印度北方重镇,也是珠宝贸易中心。斋浦尔、德里及阿格拉被称为印度旅游的“金三角”。斋浦尔号称“粉红之都”。粉红是温和、鲜亮、洁净的颜色。一个粉红的城市,想想看,有多浪漫!

我们在斋普尔住了两个晚上,酒店的设施很好,连卫生间都有艺术氛围。

斋浦尔的清晨

一所大学,学生刚走进校园。

斋浦尔的前世和今生也是界限分明。古代王宫庙宇气势非凡,当代建筑和街道杂乱无章,破罐子破摔的样儿。咱们先看“前世”吧。

在莫卧...

Read more

印度的前世今生(3)


     一路颠簸,到达阿格拉天已大黑。酒店没有开水,也没有电热壶。空调像电锯一样,刺啦啦响彻一宿。清晨即起,走出酒店,看到了阿格拉的市民们。

 

 阿格拉是印度著名的旅游城市,曾经是莫卧儿王朝的首都,有著名的城堡和泰姬陵。

印度虽然是我国的紧邻,可是我对他的了解实在太少。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查找关于印度的条目,看得头昏眼花,一塌糊涂。印度几千年的历史,就是被异族、异教侵占、吞并、同化的历史,也是本土人民斗争、反抗的历史。公元前1500—1200年即遭雅利安人入侵,公元前6世纪出现佛教和耆那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