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吗?


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吗?

     最近,风传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要来中国动员富豪散财,私窥国人却也坦然接受,毫无异样感觉。是隔岸观火,还是答案在胸,竟然连对此发表言论的人也寥寥无几。笔者能读到的新闻是:“裸官”加速移民、富豪加速转资,甚至有人还说中国政府乐享其成……

     自打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不仅用他们的洋枪洋炮彻底摧毁了一个强盛两千年的东方帝国,更用他们的科学万花筒和炫富大机器践踏了后帝国子民原本自傲的心。在圆明园第二次被毁半个世纪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的身子“从此站起来了”,但被西方列强打趴下了的心却未能及时修复。

     新中国前30年,我们一面将西方的民主、科学、财富视为洪水猛兽和“酸葡萄”,全盘排斥在国门之外,以虚弱的自闭维系不自信的自尊。一面将落后的现状和自卑的心理迁怒于祖上的遗传基因,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四旧”、打祖宗,最后发展到搞一场“文化大革命”,向所谓的“封资修”发动全面进攻。这场持续10年之久的影子“圣战”,最终没能真正打倒任何一类“革命对象”,却摧毁了除博物馆之外的全部中国地面古代文化遗存,并且自我堵塞了中国人享受现代科技、财富文明的所有通道。

     由此,我们的内心失去了根据地,既没有了过去,更看不见未来,狂热掩饰空虚,口号充当食粮,无知让我们失去了强壮精神的所有资本,贫困使得深植于内心的强烈物欲长期与我们如影随形,只要机会来临,便贪得无厌地背叛我们原本的良知。

     改革开放后30年,“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了!”中国人饱受创伤的心也渐渐“挺”起来。但是,财富的增长并不代表我们精神上的强盛,我们挂满金钱的灵魂仍然匍匐在赵公元帅的脚趾面前,“贪财炫富”正在成为国人最廉价的时尚和最浅薄的资本。

     为了满足自己无尽的金钱欲望,一些人在衣食无忧之后,仍旧不惜盗坟掘墓,将祖宗的遗物走私出境卖给外国人;为了赚得更多的钱,一些富豪不辞劳苦、远渡重洋,去西方拍场赌狠较劲,按照洋人的价值理念争珍夺宝,即便全是被人家抢去的祖宗遗物,也照例自相残杀、天价哄抢。他们买回那些替人受过、背负着华族奇耻大辱的可怜尤物,并非要让它们认祖归宗、重见天日,而是视之为可以继续挤奶下蛋的肥牛金鸡,重新囚禁于自家的深宅大院,待价而沽。自尊丧尽、颜面全无。由于这些非法拍品在国际市场上得到中国人的变相承认,使得我们国家对战争中流失文物的追索变得更加艰难,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一些爱国人士为国家回购、捐赠文物所付出的成本。圆明园生肖兽首从最初的1200美元炒作到2800万欧元,就是最典型的实例。

     在国际拍场一掷千金者不只有中国富豪,但气概却有分别。我的日本朋友内森是一位非常理性的记者,像许许多多日本知识分子一样,富于强烈的民族反省精神,他在向我描述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富豪疯狂抢购西方油画时的心态时,用了一句“小国大民”,极为恰当地描述出日本国民根深蒂固的民族心态。内森说:“他们在异国拍卖场上恣意挥霍财富、征服和羞辱欧洲对手,尽情释放出小国大民久压在心的霸主胸怀……”

     通观中国之富豪,他们的价值观却是建立在“大国小民”的狭隘心态之上。尽管同样是在国际拍场上争强斗胜,但却少了日本富豪那种民族气节,更多人是怀揣急功近利的投资目的杀上拍场,囊括之物绝不与大众分享。

     中国富豪的吝啬不止是体现在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上,在诸如慈善、公益事业上,能仗义疏财者同样凤毛麟角。许多人宁可将他们带有“原罪”的财富带入坟墓或转移国外,也决不让贫困的同胞们分享一鳞片爪。有西方媒体嘲笑:“中国是拜物大国”、“中国人是拜物主义者”……此言虽刻薄酸毒、令人不堪,但却足够让我们反思与汗颜。

     比尔盖茨、巴菲特这两个将财产全部回馈社会的世界首富的此番劝捐之行,为国人带来了一次中西价值观比较的路演。他们最终会给我们留下什么?希望不只是几个富豪们的尴尬解囊和娱乐媒体不着边际的喧嚣……当然,我也并不期望西方善富的几次义举能帮助中国人民从此真正站起来……

     一个小富即安、大富狂躁,不懂得反省与修正非善价值观的民族,是没有大作为的民族。一个没有大作为的民族,不管它占有多少财富,不管它怎样自命不凡、唯我独尊,也是绝不可能真正标榜于世界民族之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