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践行“顺风车”13年的王永致敬(转)


    看到人民网的文章:《向践行“顺风车”13年的王永致敬》,http://sinaurl.cn/GZT5S 愧不敢当!转载如下,算是对作者的感谢和对自己的鞭策!【作者:孙仲 2010年08月27日10:12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上万人坐过他的私家车,这些人都是路人,素昧平生;其中有心生疑惑的民警,也有欲行打劫的歹徒……(8月26日《潇湘晨报》)这个叫王永的湖南邵阳人,在北京打拼。每天上班之前,他都会沿着以人多拥挤闻名的344公交车路线去北京回龙观社区搭载要进城上班的居民。13年来,他免费搭载上万人,渐渐声名鹊起,顺风车品牌蔓延全国。



  有些事情,总会让人不自觉地感动,感动之余,又会莫名疑惑。王永十多年如一日免费搭载路人的事迹,叫谁看了都会感动,但感动归感动,却抹不去人们心头的一些疑问,诸如他为何如此乐于助人,运管方面会不会将他当成是黑车经营,假如出了事故怎么办等等。

  我们当然相信王永免费搭载路人是出于好心,最初是1998年的一场暴雨触动了他。当时,一位老太太走得很艰难,被不减速的汽车溅了一身污水。他看不过去送她回家,老太太感激得不得了。老太太的肯定和感激对他来说却有着不同的感受:原来这样的小事也能给人带来这么大的温暖。从此之后,他便开始了免费搭载路人的顺风车生涯。有时候,一个人助人为乐的理由就这么简单。

  问题是,免费搭载路人不同于搀扶老人过马路,运管见着了可要以涉嫌黑车经营予以处罚或干预的。大家对某些地方的“钓鱼执法”风波一定感触颇深,这么多年,王永难道就没遇到运管的检查?就算真的没遇到过,又能保证今后不遇到吗?万一哪天被运管撞见了,能轻易相信王永是助人为乐吗?就算运管相信他是助人为乐,又会予以认同或网开一面吗?

  按王永的说法,他最开心的事情是有一次路上遇到一人,摇下窗子喊他:“王永!王永!我原来搭过你车,现在我有车了,也开始搭别人啦!”于是,发动或引导更多的人加入到了顺风车行列,便成了王永的一个心愿。为此,他摸索出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希望能得到政府部门支持,使顺风车能制度化,也成为一种文化。从2008年开始,连续三年的全国及地方两会期间,他都通过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提交顺风车的提案议案。可是,又有多少人知晓这个提案议案?遑论落实了。

  顺风车的好处不言而喻,这里无需多说。在国外,顺风车更是司空见惯的事。就拿韩国首都首尔来说吧,为了缓解交通压力,采取了这样一条措施:在南山3号隧道口,市政府建了市内唯一的一座收费站,每经过一次,小型汽车必须缴纳相当于15元人民币的费用,但政府同时规定,如果一辆车内坐的人数超过3人,就可以免交这笔费用。所以人们进出城,尽量会拼车,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机动车的流量。这种以实载率高可以免费为“诱饵”,鼓励人们拼车出行的举措,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据悉,王永还计划筹拍一部名为《都市顺风车》的电视剧,积极促进顺风车的推广。但愿王永的做法及建议,能引起有关方面思考,争取早日在拼车、顺风车等问题上做出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