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中旬以来,大部分二手房投资客“拉高出货”,价格越来越多泡沫。尤其是“百日”新政后,目前浙江投資客在北京拋售25套房套現1.3亿元,如果未来继续出现大规模投资客“抛房套现”,楼市真的随时可能崩盘。毫无疑问,说明新政中对于投资投机性需求的限制政策,让不少在高价位入市的投资客慌了神,有的人“断臂求生”以撤出楼市。另外一方面,连续的政策重拳开始击溃楼市投资客的神经,也让开发商嗅到了供需“风向”的逆转,“多抛快跑”成为手握众多房源的投资客的无奈选择。
但是,投资客依然是有利可图,因为投资客手中的房源基本上都是几年前低价入的市。所以即使现在抛售,在价格上倒也不亏。由于价格低谷的日益临近,投资客的入市门槛提高。虽然投资客群体不小,但真正能实现卷土重来的范围不会很大。2010年7月过后,全国的新盘或进一步降价。长期以来,二手房市场都是房价波动的先行指标,而开发商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往往能坚守价格。而今年事情却是整个儿地发生了变化,二手房业主似乎是一点儿也不着急,而开发商却是率先降价意欲杀出重围。
首先,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上涨造成了投资者的思维惯性,大家对未来市场的预期普遍比较乐观,在这种情况下,二手房的业主自然不会轻易让价。而开发商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为了维持自身的资金周转,他们必须保持一定的销售额,不然整个企业的运营链条就无法持续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了销售不畅,就必须通过降价来加速资金回笼。
而从另一方面看,当前的开发商面临着多方面的巨大压力。首先是成交量的急剧萎缩。例如有研究机构监测的十家标杆房企成交量在5 月跌至谷底,环比4 月下跌30%,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5%。6月以来,部分开发商展开小幅度的新盘促销,成交量环比有所回升,但同比依然下降。今年上半年,十家标杆房企总成交面积达1295 万平方米,同比2009年上半年缩减17%,销售金额约1444亿,同比2009年上半年减少18%。
其次是融资陷入困局,尽管政策迄今尚未对上市公司的各类国内融资途径全面封锁,但对于土地储备平均消化需7年左右的十家标杆房企而言,无异于告停,因而今年以来,各家房企纷纷选择非常规渠道融资。由于国内融资环境的恶化,2010年上半年十大标杆房企共计融资达到323亿元,仅占去年全年融资额的25%。
第三是资金需求徒增。例如有研究机构监测的十大标杆房企今年上半年的购地金额达到857亿人民币,高出了2009年同期的水平3倍,总可建面积达2381万平方米。其中保利、万科、中海、富力、绿城土地支出较高。对全国布局的大型开发商来说,在地价低位时补充土地储备,不失为长期发展的理性选择,但近期政策对土地出让金缴费方式日益严厉,致使购地的资金需求及成本陡增,因而主动降价获取销售回款,将是最积极、成本最低的融资途径。
最后是供应高峰在即,从2009 年2 季度开始,市场的反弹促使全国房地产开工及投资均进入加速增长。自2009 年一季度开始,全国房地产投资额已呈现同比反弹,直至2010年1 季度同比增长达35%,为近2年来的最高增速。经历了1年多的施工期后,今年下半年无疑将迎来潜在供应的高潮期。
当前新盘市场所面临的降价压力是显而易见的,而这最终会影响到二手房市场人们的预期,从而带动二手房价格的下滑。数据显示,上半年超过九成的房地产企业未能完成今年销售目标的五成。仅万科、保利等龙头房企下半年就有1200万平方米的新盘涌入市场,如果供应高峰到来而成交量仍未大幅恢复,则供大于求的局面将对房价形成实质性的下调压力。毫无疑问,今年第三、四季度将是新增库存大量形成的时期,这可能是房价出现大幅度下调的时期。
投资客“扛不住”抛盘套现
评论
编辑推荐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