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与汽车企业之间有着日益紧密的利益关系。地方政府在政府服务、土地、税收、科技创新及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产品销售、政府公务和出租车采购等方面为车企提供便利和优惠;而汽车企业则通过在当地新建或者扩大原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能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如此一来,双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便顺理成章。
重启哈飞宝安基地 长安PSA合资项目落户深圳
8月26日,长安汽车集团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深圳签署了中国长安PSA深圳基地战略合作协议。该项目一期计划投资84亿元,总投资将超过120亿元。新生产基地将设在长安汽车旗下哈飞深圳工厂内,预计到2012年年产量为20万辆汽车和20万台发动机、变速器,项目一期投产后五年可形成1370亿元的产值。
对于深圳市政府来说,与长安的合作是其打造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新兴汽车产业基地的重要策略。预计长安PSA项目正式投产后,可给当地政府带来近170亿元的税收,再加上相关汽车配套产业,可带来500亿元的地方收入。
而与深圳市的协议是长安汽车近几个月来令人眼花缭乱的扩张行为的延续。5月11日,中国长安与黑龙江省签署《关于共同加快哈飞汽车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5月12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与景德镇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5月28日,长安汽车与南京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6月28日,中国长安与合肥市政府签署了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合肥)生产基地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此外,中国长安还与北京市政府达成协议,在北京建设一个30万辆产能的基地,还与青岛市政府接触过,表达了在青岛市建立生产基地之意。
吉利沃尔沃项目面临分解 上海嘉定抢先公布细节
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后,“吉沃”中国工厂项目成为包括北京、大庆、成都、上海等众多地方政府争夺的目标。8月中旬,上海嘉定区政府网站抢先公布了沃尔沃在嘉定区的投资细节,称沃尔沃项目确定落户嘉定工业区,生产基地总产能为30万辆,预计2012年投产,此外,沃尔沃中国总部、研发中心、销售采购中心也将落户嘉定。
投资细节中透露,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将研发适合中国消费者的轿车产品。嘉定工业区在胜辛北路近兴贤路处为沃尔沃提供了1.6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用作临时研发场所,目前正在进行水、电、煤等配套设施建设,年底前将有200~300名研发人员进入工作。
在吉利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中,在此次收购中表现突出的嘉定区政府和大庆市政府成为沃尔沃落户的主要方向,这也是两者在并购当中出资所获得到的回报。其中,大庆国资委曾出资30亿元人民币,助吉利成就收购沃尔沃的壮举;而在该收购项目中,嘉定国资和嘉定开发区共注资1亿元。
同时,另有消息透露,为了弥补新建工厂从建设到投产至少两年的空白期,吉利已经决定,将最新款沃尔沃S60引进中国,在吉利成都工厂进行代工生产。
然而,吉利汽车并未对上述消息进行确认。看来,沃尔沃国产的具体进展,还要等待吉利与各地方政府博弈的最后结果。
重庆/大连政府介入 奇瑞/力帆加入争夺斯巴鲁
近期,随着斯巴鲁将国产的消息愈传愈烈,国内企业对斯巴鲁的合资争夺战也上升到白热化阶段。最新消息称,重庆力帆正在秘密与斯巴鲁接洽,重庆市发改委已将斯巴鲁项目落户列为“2010年重点推进项目”。截至目前,包括力帆在内,已经有一汽、上汽、北汽、江铃和奇瑞6家国内汽车企业与斯巴鲁传出绯闻。
斯巴鲁全球年销量不过60多万辆,这样一个小众品牌受到国内众多汽车企业青睐,背后除了汽车企业本身发展续期的考虑外,还夹杂着政府对汽车产业的推动力。
根据重庆市发改委方面的一份材料显示,富士重工轿车项目 (斯巴鲁)是2010年重庆市引进外资的工作重点。为此,重庆市发改委官员前不久还去了趟日本,拜会了五十铃、斯巴鲁等车企。希望斯巴鲁落户重庆,与中国车企合资建厂,其中主要是推进斯巴鲁与力帆的合资。
同时,参与争夺斯巴鲁合资项目的奇瑞也获得了地方政府的“暗助”。据悉,为了增加奇瑞汽车在大连工厂的后续车型,大连市政府曾通过丰田汽车公司会长张富士夫接洽斯巴鲁。大连装备工业基础很好,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已经形成一批知名企业,发展汽车工业一直是大连的梦想。
作者:搜狐汽车评论员 郑雪芹
授权状态:本文作者授权搜狐网独家刊载此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