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后记


 

   

    写这本书的过程是辛苦的,同时也是光荣和幸福的。
    我们为祖国的巨变、繁荣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写到激动处,会眼潮心热。当然,历史上那些不堪回首的日子也让我们感到遗憾和痛心。我们甚至天真地想,如果当初不是那样,少一些失误,该有多好。
    我们深深地懂得,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能够往以前看多远,我们就能够往未来看多远”。只有记住历史,我们才能走向光明的未来。
    感谢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开辟了这片宽广的疆土,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我们今天仍受益无穷。
    我们怀念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所付出的努力,他们中有不少人已经长眠于我们的脚下。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他们是真正的人民英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感谢伟大的改革开放政策,让我们驶入了国富民强的高速路。它的决策者、执行者,甚至探索者,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同时还要感谢我们的前辈和同行,以文字、图片、声像的形式记录下新中国成长的历史,没有它们,这本书也是不可能写出来的。
    感谢年轻的读者,由于你们的需要和希望,我们才有了书写这本书的动力。你们需要了解你们父母走过的历程,你们更希望创造美好的未来。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心情非常激动。“更有尊严”引发了多少人的联想,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
    今日中国正在扬帆远航,因为有你们,明日中国将更加辉煌。
    写这本书,也是我们学习、提高的过程。查阅资料,甚至考证是不可避免的。不敢说,我们成了某方面的专家,但是,对很多领域的熟悉却是必须的。然而,大量的信息资料、众多人物、数字和图表潮水般涌来……我们必须有个选择、精简、确认后再书写的过程。因此我们特别担心的就是遗漏和失误,在此诚恳地希望广大读者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
                                         
                                           张之路  孙卫卫
                                              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