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晴式的美丽(转)


许晴式的美丽(转)

 

观照许晴

——随心飞扬的灵性天使

                              □ 邹中棠

                   

翻阅着许晴在伦敦拍摄出版的华贵高尚的写真集,真让人感慨!不由得有了这么一个结论:美是对人类的一种贡献。女人就应该这样善待自己!

 

我曾经和许晴调侃道:“当年秦始皇因为欣赏韩非子,说出了非常性情的‘若与其同游,则无恨也!’,我想表达的是:‘谁能与你为友,人生则无憾也!’”许晴的高品位格调和远离喧嚣的处事风格让她成为了一道最具韵味和想象力的风景线。因为神秘,因为安静,所以许晴总是被人们牵挂。

 

接着,跳进脑海的词语就是观照,观照既是美学行话欣赏之意,又是佛教用语,指静观世界以智慧去照见事理的意思。观照既是一种修为之道,同时又是一种大境界;修为之道要求我们要经常反观内心,洞悉内心是否回归原点;大境界有二种,一是观照自我,其次是观照天下。

 

为什么许晴选择在英国拍摄一组近期生命状态呈现给大家,因为,定期回归心灵、观照心灵几乎是她的必修课。许晴告诉我:“定期观照心灵,才知道自己都做了些什么、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现实的悲哀是很多人活得匆忙来不及回归啊!”这样一来,观照许晴就多了几分意味和深意了!看着许晴这组天人合一的英伦行色,情不自禁被她那积极、健康、阳光、灵动、成熟、醇和的生命状态和超级美感所感染着,忽然想起我以前对她的评价“一个人的精彩让天下人动容”是那么的贴切和到位。

 

许晴是一个活得非常幸福、快乐的境界女人!她在不经意间就找到了生命的根基,并赋予了事业的价值;因为天赋和热爱,她成功地建构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她能够用抽象出来的精神和灵魂去观照自己的行为。

 

一组超凡脱俗极富内涵的英伦行色,让人感慨万千,每一个表情都是那么自然和真实,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优雅和大气!每一个画面都是那么生动和完美!奇妙的是,天地人是那么的和谐和彼此融入。

 

作品里,许晴的情绪释放都是那么全心全意,她不仅沉醉和享受其间,许晴的生命色彩是阳光灿烂、五彩缤纷的,因此,她选择的背景也是富有意味的海德公园、诺丁山咖啡馆、天主教堂,巴洛克风格建筑、古老的街道、忠诚的小狗、名贵的汽车和蔚蓝色的海洋。

 

来到伦敦就是为了借个环境,她以观察家和游客的身份去体会另外一种文化和文明,文化的巨大反差使他能够静静的感悟和彻底的放松,想看就看两眼,不看就呆在宾馆自由自在的睡懒觉和望着天花板冥想,那种随心飞扬的感觉真是惬意!神游天地往来精神的感觉真是美妙,时空的变化因为距离美连享受也更加观照。

 

异国他乡的清晨,许晴早早的醒了,莫名其妙有了去海德公园晨跑的想法,只见她穿着运动服戴着耳麦听着音乐一个人悠闲慢跑着,公园的景色和绿绿的草坪都是她的观众,想说想唱都是她的自由;一种简单而通透的快乐经常把许晴抽象出来观照自己。跑累了,俏皮可爱的许晴会驻足花丛中,象小姑娘似的沉醉在花香里享受花香;看着自行车,少女时代的骑车日子如在昨天,她什么都没想,租一辆自行车就骑在了伦敦的街道上,然后把刚才买的鲜花放在自行车的前栏里,虽然技术有点回潮,一惊一诈之间,倾泻出内心的阳光,绽放出比花还要灿烂的生命色彩;许晴就这样行色匆匆、无拘无束的奔走在伦敦的街道里,不知道许晴是伦敦的风景,还是伦敦是许晴的风景,可以肯定的是,许晴和伦敦是我们的风景。

 

马克思先生说得好:“人与社会是按照美的法则而创造的!”美是天赋,美是能量,自带能量的许晴行使着天赋的责任。

 

众所周知,许晴是最具东方神韵的世界级中国大美人。她是一个上下求索、久经历练、内心惟美、为人侠气、心性超然、境界卓绝的极品女人,同时也是一位有着锦绣心灵、极致情怀的完美主义女人。今日许晴,俨然成为男人和女人的理想,成为了代表品位的标杆人物,许晴外在的气象万千一定是内心锦绣的体现,她是地地道道的美心人:她单纯而不简单,温柔而有气势,妩媚而不造作,亲和而有高贵、漂亮而有才情的辩证美感自然使她成为代表一种生活方式的极品女人。

 

观照许晴,是一种美妙的心灵之旅。首先,我们观照一下许晴式美丽的真正意蕴,她身上有五绝:第一绝就是具有雄厚的女人硬实力:其整体美感自然天成、高贵韵味、自成一格,可谓国色天香、恰到好处,有倾城倾国之貌;第二绝是眼风独到、生机盎然:她的眼睛可谓灵动出锋,意境高古,是眼睛中极品中的极品;第三绝是天赋一对“小梨窝”,美伦美奂的“小梨窝”一旦荡漾起来,不仅生动传神,而且无限风光;第四绝是表情达意真力弥满,一言九鼎,可谓百变机杼、柔媚成势;第五绝就是高尚境界大爱情怀,因为有文化软实力和成功实践作为其生命的背书,因此,她赋予了自己艺术的使命和生命的价值,所以其生命状态才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许晴是真正意义上理解电影电视艺术功能的女人,她在不经意间走出了一条神秘的成功之路,这些年来,附丽在许晴身上的神秘格调和角色张力都带给了人们无数欢乐。许晴说:“我感谢演员这个职业,神圣了我的生命,演员的职业就是幻化生活和造梦未来,所以,必须赋予角色更多的美学元素,否则承载不了观众的审美寄托!”

 

在女性世界,因为许晴的存在,所以多了一种独特的美丽;因为许晴的存在,女性世界也因此而更加精彩。在岁月的洗礼下,其艺术修为和生活功力完全可以自由驾驭角色的灵魂魅力,所以,其演技已经抵达人魂合一物我相忘的化境阶段!

事实上,许晴现实中生命状态比银幕里的角色更加光彩夺目!既古典又经典,让人不得不进行理性思考:是什么导致她如此卓越?如此神秘?如此灵性?

 

卓越人生必须经历如下三种境界:按照社会共同价值观形成的我,成熟后尊重内心选择的我,赋予生命价值进入超越界的我。难以置信的是,许晴已经在第三种境界上享受着快乐的人生!许晴的独到就在于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这种收放自如的节奏,正是一个极品女人应有的风范和格调。许晴天生具有沉静、淡定之美,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情怀使其内心非常纯粹和高古。难怪10多年前,许晴就悟出:“静定止观是女人通向幸福的不二法门!”因此,许晴静观影视风云,以低调、低调再低调的行事风格给人们留下了神秘的背影和种种佳话。比如她拒绝参奖、领奖和很多采访,比如很少应酬和社交。她要么全世界旅游寄情于山水之间,要么就足不出户关在书房里神交古今中外圣贤,要么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精神盛宴;静生天能!神奇的是,她无师自通的践行者《道德经》“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伟大玄机。,

 

观照许晴,是一次极致的艺术享受,感谢许晴,让我对心灵有了高品质的观照!也才有了许多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和高端的审美体验。其实,文字的许晴距离许晴的真相还是冰山一角,道可道,非常道嘛!平心而论,为什么我愿意倾情表现我所感悟的许晴呢?南怀瑾先生说得好:“今日的世界,物质文明发达,在表面上来看,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時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因此,有精神、有境界、有格局的人物才是时代的真正财富和楷模。也是人类最稀缺的人力资源,因此,观照许晴,我发现了许晴的意义和价值。

 

用生命状态说话是人类最高的语境之一,人类的精彩就在于历史上出过无数灿若星辰般的人物让我们仰望,每一个人物的生命状态都是文明的符号和人类的坐标,行不言之教的生命状态正是生命意义的诠释。

 

许晴的最大贡献不是为我们塑造的银幕形象,而是她那具有多元美感的生命状态。观照许晴,就是发现美、创造美和享受美;观照许晴,就是观照自己,分享她的美感,武装我们的内心;观照许晴,一个精神贵族、灵性天使的充满想象力的未来;观照许晴,许晴不再是许晴,一个大化无我的审美符号解构了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答案。

 

美的本质意义就是开启心智、引领美好人生,我想这就是观照许晴意义的终极诉求。

 邹中棠

 

余秋雨为许晴第一本写真集所作的序

 

  北京的一位朋友来电,说青年电影演员许晴在拍一本写真集,与一般记录性的写真集不同,那是她与摄影师共同设计的一种文化创造,已经辛辛苦苦的拍了很久,连著名的欧洲摄影师也一心要参与其间……,这位朋友用非常客气的试探性口气问我:能不能为这本写真集写一篇序言?我知道他客气的原因,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中国学者写过这样的文章,当时就发现她在一派清纯的轻松表演中有一种逼人的生命亮度。
 
后来见面认识,又发现她过得十分平静、低调、自在,隐隐然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但她还那么年轻,是从哪条长路、何方仙山“返”、“归”呢?既然到了这种境界,为什么一上镜头又那么明亮抢眼?明亮和低调显然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为什么在她身上协调的如此不见痕迹?这些问题,似乎不仅仅是容貌、悟性和学历所能解答的了。更令人惊奇的是,近年来北京市曾经有过三次规模不小的调查问卷,统计目前最受观众喜爱的影视明星和青春偶像,我从报纸上看到,北京新影联公司的调查结果,许晴名列女演员第一;《电影连环画刊》的调查结果,许晴还是第一;北京源流公司的调查结果,许晴名列第二。不管专家们对这样的调查如何评价,有一个事实显然无可争辩:许晴是当前广大观众最喜爱的极少数女演员之一。但是,她拍的片子并不多,塑造的角色也不属于震撼九洲的那一类,又几乎不参加社会交际,更不作包装渲染,有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国外,在强刺激的手段越来越拥塞的艺术圈里,照理是很容易被遗忘的,但没有想到最被观众殷切惦念的居然是她,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奇事了。
 
许晴在不经意间给大家设了一个又一个谜,而这本写真集似乎与某种谜底有关。谜底是无声的,许晴只是睁着大眼用不同姿势,从不同角度看着你,让你慢慢读解。但是,许晴有一次对一位导演说:“我可不能在一个特写中表现出一篇文章来。”那么我们也不能在她的一幅幅摄影前读解得过于深奥。甚至可以说,她的魅力就在于她的不深奥。世间百般人事,能使很多人由衷喜爱的,一定是一种非技巧的存在。不管是表演技巧还是生活技巧,最多只能让人佩服和赞赏,而喜爱则来自于人格气质上亲和关系的建立。这种亲和关系有一种优雅的安全气氛,让任何陌生人都乐于留驻、难于忘怀。许晴本人也很看重这种亲和关系,她尽量把自己埋身于这种关系中,因此不必精疲力竭地抗争,不必强颜欢笑地敷衍,不必忧心忡忡地盘算,在观众和合作者面前就象在外婆和父母面前一样,温暖柔和,而又容光焕发。看许晴表演,总觉得在她面前的必定都是亲人。她不无任性地晕化出一种扩大的亲情伦理,既让自己享受,也让观众享受,这就是在人世间营造了一个若远若近的彩色梦幻。她的被广泛喜爱,便与此有关。观众喜爱她,实际上是喜爱自己心头有过的、属于童年和青年之间的、有关蓝天白云下一个绿草庭院的企盼。在我看来,一个可爱的人,尤其是一个可爱的演员,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这种因热爱人世而整体轻松、毫无恚碍、决不偏狭的状态,这种状态看似无所事事,却能在需要的时候快速地集聚起闪电般的灿烂,这显然已经与东方人生哲学接通了关系。许晴身上,就有这种哲学的神秘遗传。这也许不能算是溢美。如果说,庞大的东方文化可以沉淀为一种人格,而它的深邃又可浮现为一种美丽,那么,它的简易文本一定可以用一些女性的名字来书写。古往今,这样的名字不太多也不太少,许晴的幸运,在于她生活在摄影艺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可以在广大观众充满爱怜的呵护神情,由她找回来了。那么这本写真集也就是在默默宣言:这是一种被大多数当代中国人接受和推举的美丽,它的本原形态纯粹属于东方;东方确实是美丽的,今后,这里不会发出更多美丽的信号。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