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演员的酸甜苦辣
有媒体曾批评中国的群众演员,认为在国外大片的战争场面中,群众演员表演冲锋场景时莫不是青筋暴起、杀气腾腾,十分敬业;而在中国电影的战争场面中,似乎只有主角在冲锋陷阵,其余后面镜头一扫而过的群众演员却都是面无表情或是表情极其生硬地在“散步”。
谈到这种现象,《南京!南京!》的导演陆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电影,有很多是‘死’在群众演员身上。 ”在影片《南京!南京!》还处在拍摄阶段时,导演陆川都亲自为拍摄做准备,喊口号,指挥群众演员军训。陆川说,“电影的成败,有时就差那么一点点。”陆川透露说,在江边拍摄的四万人屠杀的戏份中,群众演员必须倒在泥水中,这是他对副导演下的命令,要求演员倒在泥水中,别无选择,这是电影的要求。
很多人只觉得当群众演员是一件美差:只须做背景游游荡荡,就可以和平时只能在荧屏上远观的明星甚至偶像近距离“亲密接触”,哇,天底下没有比这更美妙的工作啦!或者,很多人曾对这个“职业”怀有天真烂漫的憧憬。参加过拍摄的朋友就会发现这个职业背后的艰辛。不要看群众演员只在镜头前出现那么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为了这“惊鸿一瞥”,群众付出的不比正式演员少。
酸 味
酸,不是心理感受,而是一种物质,是实实在在的酸。
做群众演员的酸,酸在道具服上。几千套衣服,是来不及洗的,只能先保证主要演员的体面,所以,可能拍摄时服装道具不像自己衣服那么舒服, 这些服装穿在身上,可能,真会有点心酸了。当群众演员,开始是好奇心驱使,等你已经参与之后,则演变成为一种责任心了。没有责任心,或者说是职业道德,撑不了多久的。
做群众演员的酸,酸在道具服上。几千套衣服,是来不及洗的,只能先保证主要演员的体面,所以,可能拍摄时服装道具不像自己衣服那么舒服, 这些服装穿在身上,可能,真会有点心酸了。当群众演员,开始是好奇心驱使,等你已经参与之后,则演变成为一种责任心了。没有责任心,或者说是职业道德,撑不了多久的。
甜 味
先苦后甜,做群众演员也不是只一味的艰辛。当拍了一个有趣的镜头,自己也会兴奋不已。
作为群众演员,最高兴的恐怕就是拍室内场景,因为不用在“烈日和暴雨下”工作。就像拍摄《新水浒》的时候,有个镜头描述李逵假扮县太爷向当地乡绅富豪收钱,主角在店内该演什么演什么,我们就坐在邻近的桌子旁喝茶、吃饭,还是真饭真菜。有吃有喝,此时,群众演员的行当还不是美差一件?
作为群众演员,最高兴的恐怕就是拍室内场景,因为不用在“烈日和暴雨下”工作。就像拍摄《新水浒》的时候,有个镜头描述李逵假扮县太爷向当地乡绅富豪收钱,主角在店内该演什么演什么,我们就坐在邻近的桌子旁喝茶、吃饭,还是真饭真菜。有吃有喝,此时,群众演员的行当还不是美差一件?
还有朋友跟喜欢的明星合影,回去之后拿出来也挺有面子……
苦 味
一个电影镜头经常要反反复复拍十多次,别看群众演员不过充当场面的背景,可拍起他们来也一样不能含糊。比如咱六月份参与拍摄的《战国》,每天去五六百人,经常出现有个别的没摘眼镜或者满不在乎随意走动,要不就是在玩电话。这样一来就得重拍,一天就几个镜头拍上近十个小时也是常事,一般人看来很随意的走路,其实有很多规矩,一个人走路的姿势不符合要求,就要重拍。一天下来,常常累得腰酸背痛。
辣 味
干这一行,除了受累还要受气。一有小差错,就会被副导演劈头盖脸地责骂。
有些副导演本事不大,脾气倒很臭。有时导演安排位置的时候,大家反映慢一点就会就会被骂的狗血淋头,其实他也不是真的对你有意见,只是中国人都讲面子,主演呢还都喜欢显示一下自己的特殊,动作会更慢,这时候副导演是指桑骂槐的提醒那些主演快一点……
有些副导演本事不大,脾气倒很臭。有时导演安排位置的时候,大家反映慢一点就会就会被骂的狗血淋头,其实他也不是真的对你有意见,只是中国人都讲面子,主演呢还都喜欢显示一下自己的特殊,动作会更慢,这时候副导演是指桑骂槐的提醒那些主演快一点……
遇到这种事情受不了气的话自己不要和剧组人员发生冲突,找基地人员给你协调……
隔行如隔山,大家来报名想体验拍摄的滋味我们欢迎,同时也做好吃苦的准备,这个行业不好做,要么就看看上面的提醒就此打住,要么就齐心合力的共同去完成这次体验之旅,怎么选择自己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