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采访须办审批手续与找局长先过密码门



金浩茶油被传致癌物质“苯并芘”超标6倍事件备受公众关注,身为政府质量监管职能部门,又被曝曾经与企业合谋对事实真相“秘而不宣”,湖南省质监局自然与事件脱不了干系。金浩茶油已经认错并且道歉,质监局此刻的明智选择也就只能是直面舆论和公众的监督和质疑,拿出诚恳的行动消弥由此引发的信任危机。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置身舆论漩涡的中心,没想到湖南质监局不是检讨、反省和积极纠正在质量执法中的失当行为,竟然要求媒体记者采访须履行申请、审批手续,试图以此来回避、阻挠舆论监督,在国家强调尊重媒体采访监督权、公众知情权,大力推行政务公开、透明的今天,如此粗暴、蛮横的作派实在叫人不可思议。
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不久前媒体曝光的某地(三亚)执法局长的“密码门”,群众被两道冷冰冰的带着密码的玻璃门给挡在外面,想找局长表达诉求那是难上加难。局长躲在“深闺”不敢露面,当然不能不引发人们的各种联想,或平时没有依法执法,执法不力,没有勇气面对群众质疑,或者对群众的合理诉求,没法给予满意答复,当然也可能本身就是权力傲慢,不愿意与群众对话的表现,或是担心怀有不满情绪的民众会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等等。
湖南省质监局用审批手续对付前来采访的记者,与执法局长以密码门应对来访群众,虽然情节有别,性质和目的其实没什么两样。无外乎这样几种可能:明知在茶油门事件中理亏,没有勇气面对媒体的质询,不得不借故回避;骨子里就藐视媒体监督权和公众知情权,于是变着法儿把记者挡在门外;或者针对媒体关注的焦点,拖延时间做手脚,以掩盖存在的问题或失误,等等。
在如今的信息社会和民主体制下,很多公共事件表明,阻挠媒体采访权、蔑视民众知情权已经越来越不可能,即使捂得再深也只能是躲得了一时而藏不了一世,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个人,与其掩饰矛盾,倒不如坦承面对,或许能够挽回影响,求得谅解。任何形式的死扛只能使自己陷入更大的被动,使自己的诚信形象受到更大的伤害。湖南质监局设定的采访须申请条件,某地执法局长设置的密码门,同时更清楚地提示我们,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有待突破的壁垒依然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