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之初,“封村管理”引来不少质疑的声音,有关方面表示,媒体表述“封村”不准确,容易引起歧义和误解,而应该是“封闭式管理”。如今几十个村庄进入大面积推行阶段,其“社区化管理”的新提法显然又温和了不少,可是孩子上学却不得不爬山、翻土坡,俨然真成了名符其实的“封村”了。
针对一些村庄流动人口多、管理难的实际,尝试封闭式管理,出发点无疑值得肯定,最初舆论质疑和担忧的就是会不会是个一封了之的懒政措施,给群众生产、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现在看来,大家的担心并不多余,有关方面在考量民众诉求和意见方面似乎欠充分,工作也做得不够细、实。
不管叫封村管理也好,封闭式管理、社区化管理也罢,目的不在“封”、“堵”,而在于通过科学管理,更好地预防、减少矛盾和纠纷,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给民众一个安居乐业的宜居环境,也就是使各方面关系变得更“顺畅”、“和谐”,这显然不是简单地圈围墙、封道路、关大门所能奏效的。
当地相关部门有必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务实的精神,认真检视有关封村管理的各项政策,看看还有哪些方面给群众带来了不便、麻烦和矛盾,或者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尽快研究对策,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让社区化管理真正成为为民、便民、惠民实事,而不是相反。
封闭式管理咋真成了“封村”?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