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络回归工具
前段时间,上海一家猎头公司,找到我,姓吴的小伙子,说花了一周时间,在网上系统地看了我的几个博客和对我的报道、评论、论坛等,有许多情况还是我第一次听说的,他在网上给我链接了许多......
我问:为什么找会到我,他说:是因为在我的搜房博客上,有一条恶意留言,才开始注意到我,还问我为什么不回应?
回答:已过了网络敏感期,评论不会每天都看,有恶意评论或留言,从来也没有想过到删除,“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尽管你当下的话,深深的伤害了我。”
不过我还是去看了,也改了几年前搜房朋友给我写的个人简介。
人在江湖,少不了是非,断不了流言。世界那么大,何人不骂人,何人不被骂。何况自己也远没有完美无缺,难免被镜头跟踪、曝个小光、挖个小墙脚。面对这一切,大可不必什么事情都要回应,都要争个理非。无言,很多时候是最有力的回应,还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其实这一切还是要感谢网络世界,触网初期,每一个人都难免用现实世界的固定思维去思考和理解在网上碰到的一些事,我们会为此生气、焦虑、纠结。我有幸已经走过了这个阶段,在那个时期,我请教过许多在虚拟世界中的达人,他们用经验告诉我:工具,工具,有用时用,没用时不用保养。
真要和别人在网上斗殴,请务必问自己一句:值得吗?因此而引来的新一波议论和关注,你有准备吗?是你期望的吗?等你能这样想,说明你已过了网络敏感期,你可以在网上生存了。有道是:只有对人性的深刻认识,才有真正驾驭网络世界的可能。
谢谢小吴让我在短时间内,看到那么多网络版的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