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或挑战“新国十条”底线


 

 

随着“新国十条”政策的边际效应减弱,以及通胀预期依然较强,保障房远水不解近渴,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等原因,投资客近期在二线标杆城市蠢蠢欲动。

就目前的态势来看,楼市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政策的边际效应正在减弱,整个市场的心理预期已经从“新国十条”后的严重受挫,正在走上修复之路,楼市近期频现投资和投机客,就是佐证之一。但限于政策的“原则性”条件限制,还徘徊在入市大门之外,若一旦闸门放开,可能出现一波报复性炒作,(近期在案场预见一些无法贷款,但急于入市的投机客);

第二,刚性需求成为成交量回暖的主力。迫于国庆金婚,或年底之前踏入围城的目标,刚需已成为这一波成交量回暖的主力。不要小看,这一部分需求,仅09年成都市的结婚数目就是12万对(大成都范围),按照70平米每户的新增需求来看,至少消化百万平米的商品住宅。但由于刚需的支付能力有限,依然无法替代改善性和外地购房需求这些主力需求,造成近期楼市成交量震荡上浮就是最好的说明。

 从“新国十条”出台到现在的5个月时间里,开发商用时间博得了阶段性的成交量回暖,并且借势保障房向来滞后,结构性供给矛盾,以及通胀预期等原因,在8月份守住了房价阵营。而且同比取得了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7%,的战绩,虽然涨幅比7月份缩小1.2个百分点;环比与上月持平,但此一时,彼一时。尤其是在中央也在观望楼市反应的节骨眼上,房价未整体开跌,而且有投资客“偏向虎山行”的苗头出现,而这确实是对4月份新政的最完美挑衅!

不仅新房如此,8月份的二手房也获得了一丝喘息的机会: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2%,涨幅比7月份缩小0.5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7月份则是下降0.1%。即,二手房环比再次上涨!

事实上,涨跌都是市场经济当中最最常见的经济现象,这本无可厚非,但处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下,这种土地市场被政府一手垄断,信贷和政策手段频频亮剑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所针对的“房价过快上涨”,以及要稳住房价的调控目标,还没有真正实现的时候,楼市这种再次反弹势头,只怕会让中央政府成为“惊弓之鸟”,进而导致政策执行力度加大。(插一句,政策执行力度,有一定的空间可钻,比如银行对“外地人”的标准就有很大不同,界限是“省内省外”,还是“市内市外”就很关键。)

即,调控有可能再次回到“简单”的初衷,一刀切式的打击和打压投机和投资需求,并毫无意外的误伤一部分正常的购房需求。比如,原来的房子仅是“过渡”住房,面积小,品质感差,现在是“上有老下有小”,需要换套大房子,而不是投资或投机,试想,这是不是非常“刚性”的合理自主需求?!很显然是,但认房又认贷,就只能让这部分需求猫着。其结果就是楼市刚刚被构建起来的信心,可能再次严重受挫……

近期很令人担忧的一个动态就是:河北燕郊等最严厉房贷政策出炉,非本地户籍首套首付5成,利率85折,二套首付6-7成,利率1.11.2倍。这一政策最早于7月初在河北省开始执行,工行率先实施,其他银行跟进……

在目前的混沌期,有必要分清三两个问题:

第一,成交量回暖不会招致杀身之祸,而是对调控政策积极反应,这个从调控政策出发点和楼市的重要性就很容易弄明白;

第二,房价反弹,必然成为挑战“新国十条底线的行为,势必招更严厉的调控,河北燕郊就是例证,也是开发商和政府无声的过招;

第三,目前的态势,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入市或观望,降价或涨价,但谨慎始终是对的,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而发展要退居其二。

 

 

博弈加剧,纷繁复杂,笔者持续跟踪动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