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得品牌者得天下”之三
做“农头”,先夯实“三个桩”(中)
福来品牌营销顾问机构总经理 娄向鹏
品牌是一个系统的技术活儿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品牌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技术活儿,从品牌核心价值、品牌符号(商标、明星)、品牌调性、品牌诉求、品牌主视觉形象到品牌推广、广告传播,是一套系统科学的工作。农业产业化企业借力于专业的品牌营销咨询外脑,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工作尽可能地一次做到位,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低成本也可以做品牌。品牌建设不等于要花大价钱、投大广告、!品牌建设的关键是在于“价值构建”和“形象构建”,并将品牌的价值与形象运用到所有与消费者的接触点上。
做想做好品牌建设,重点有三:第一,品牌从老板做起。从老板层面,要有品牌意识,重视品牌建设;第二,要有自己统一的品牌体系,从独特价值、品牌商标,到品牌形象、诉求、包装、宣传品要统一规划和管理;第三,要循序渐进,根据企业不同阶段,进行品牌的宣传和推广,不冒进但也绝不保守!
品牌建设是一项投资!今天花在品牌上的每一分钱,将来都会给你带来百倍、千倍的回报。这就是为什么品牌型企业越来越敢花钱打广告,而没有品牌的中小企业越活越累的原因。
第二个桩:专业销售队伍的建设
针对问题:生产人员做销售;销售队伍无头狼 中国农业产业化企业,普遍存在专业销售队伍薄弱的问题。这与农业企业老板多生产、技术出身,有重视产品研发和生产的经营情结,以及先“生出孩子,后说怎么养”,满足政府急于“看到成果”的需要。 于是,先圈地,大搞基地建设和厂房建设,先把产品搞出来再说。 产品出来后,问题随之而来。一是销售队伍缺乏。临时招人,招不到合适的,只能到生产部门“拉壮丁”,把一些前期负责生产的人员拉到销售队伍中来。这种队伍的素质和结构,决定了其战斗力十分疲弱;二是销售无头狼。销售队伍需要一个实战经验丰富、善于管理团队、能带兵打仗、让团队信服的销售统帅,有了这个头狼,整个销售队伍就会少走弯路、节省摸索时间、提升团队作战能力。 |
笔者认为,专业销售队伍的建设要有先后、讲节奏,做到“二十四字方针”:举大旗,引大将;布大局,构大架;育精兵,强则将;大兵团,逐步上。
第一步:举大旗,引大将。
俗话说“用兵先选帅”,要建设一支能征善战的销售队伍,选好带兵的“将帅”是老板首要解决的问题,其重要性不亚于基地和厂房的建设。就像三国刘备得诸葛孔明相助,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西汉刘邦有韩信加盟,才实现了统一霸业;有了李云龙,独立团就能嗷嗷叫!
如何得到这样一个将帅呢?三顾茅庐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举大旗”、“绘伟业”,用蓝图引来金凤凰。应该说,企业在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地建设和厂房建设前,老板心里已经清楚自己要干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情其实就是企业的战略远景,也是一面事业大旗,用这面大旗,去召引志同道合的将才,用“共谋霸业”俘获其心,用“有福同享”留住其人!当然物质利益是基础,不可或缺!
召引方法有三:一是请猎头公司介入;二是请业界朋友介绍;三是慕名去优秀企业挖人才。将帅引来,专业队伍建设就完成了一半。因为,另一半,有他自会去完成。
第二步:布大局,构大架。
将帅到位,紧接着就要根据企业的产品结构、市场布局来构建队伍的组织架构,设置关键岗位,招聘核心骨干,如:销售总监、大区经理、市场经理、大客户经理等,搭起企业的销售骨架,完善企业的基本销售职能。
这个时期,重在布局,队伍不要多而全,关键是精干,一个萝卜一个坑,人人能独挡一面。在大架构搭好后,根据业务工作的开展需要,逐步招聘一些重点区域的业务员,以配合销售骨干进行市场开拓和经销商维护。
第三步:育精兵,强则将。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现优秀的基层销售人员要重点给予培养,当企业要开疆拓土时,新开区域的销售主管从他们中间产生。让他们在企业发展中成为中层骨干,这样也利于中层队伍的稳定。
这个时期,在在“赛马”中“相马”。企业内部培养人才是销售队伍的建设重点。中国企业经营的经验证明:企业中坚力量靠“空降”是靠不住的!中坚力量一定是要自己培养!要有自己的“子弟兵”作坚强的后盾,做到储备一批,成长一批,推出一批。
第四步:大兵团,逐步上。
企业的销售队伍建设是需要有节奏的,不能走“一哄而上”的极端,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根据营销目标的需要,逐步上人,逐渐充实,做到有储备、有淘汰、有活力。即使做全国市场,也要根据市场布局有主次有节奏地配备销售队伍。
这个时候,企业需要有专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对人才的储备、引进、考核、激励进行完善的管理,为企业的营销做好人才服务工作。
另外,我国多数农口企业的基地、工厂设在小城镇,给人“乡镇企业”的错觉,给吸引人才造成了困难。把营销中心迁至中心城市,建立一个较高的营销平台,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