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篇小说都是以往事的追忆为主题,叙述语调温和而舒缓。然而平静的叙述背后却暗流涌动。
童年往事作为小说创作的母题由来已久,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人生经验不失为孕育作家创作激情的温床。成长是人生过程无可逆转的必须,成熟被社会规范赋予了无法逃避的价值和意义。但文学创作作为个性化的精神活动,往往与群体规范相抵牾。面对成年后的种种环境限制和压力,作家经常从童年的回忆中寻求自由和欢乐,虽然这些回忆经过多年有意无意的修饰和加工,程度不一地被理想化了。
对远离故乡的人来说,要回到过去,最简单的方式是回忆,最鲜活的方式是故地重游。回忆因缺乏感官的参与,模糊中会遗失生动。所以回到早年生活场景,借助依然留存的物事激活和再现往昔,就必然化为强烈的冲动。在《舅舅的花园》和《父亲的果园》中,生活在异乡主人公都在现实和回忆中穿梭、寻找,收获却只有失落、伤感和茫然。记忆仍存,它们依附的人情物事早已面目全非。《舅舅的花园》中是权力变动带来的家道衰落,《父亲的果园》里则是乡村传统生活方式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被肢解甚至被遗弃。对于乘兴而去者而言,此情此景,内心的郁闷和纠结是不言而喻的。
当下,人们获得和丧失的速度仍在加速。面对汹涌的移民潮以及魔法般生长的道路、工厂和城市,成长的纠结似乎已成为必然。可以预见的是,正在成长的一代人还会在纠结中成长。
陈东捷:成长的纠结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