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与戴尔电脑,根本是两个跨国又跨行的品牌,要扯上关系似乎太难。但令人期待的是,它们或将在终端销售模式上形成某些相似性,即力争通过网络销售平台,一个卖电脑,一个卖汽车。所不同的是,在吉利汽车集团呱呱坠地的前一年,戴尔已经开始介入网络销售阶段。近日,身为沃尔沃首任华人总裁的李书福发出打造网购汽车超市的豪言,让人们对这家民营汽车企业的众望所归,理所当然拿戴尔来作参考标杆。
与网销电脑相比,汽车买卖在中国还算大宗产品交易,这就使得跨越网购诚信这座大山面临重重困难。一方面人们对还算新鲜的网购行为蠢蠢欲动,但短期内尚未积淀的诚信根基,让消费欲望变得谨慎甚至动摇。另一方面,汽车网购作为大额交易,不仅承担比一般商品更大的交易风险,还会涉及到网络按揭等金融活动,因而稳固的诚信体系势在必行。不过,诚信作为广泛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自觉与制度跟进,这并不阻碍吉利向网购挺进的步伐。
不可置否,吉利面对的首要挑战是,如何避开传统售车模式的拘囿,就是要梳理好与4S实体店的利益关系。消费者通过网络线上购车,必须面对线下的种种活动。若一开始就避开4S店购车,那么后续的那些实体服务能否如实享受,强势的4S店与汽车厂商之间会不会积怨,这些都应当引以思考。
其次,吉利选择网购路线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网购诚信与品牌。目前国内拥有超过4亿名网民的巨大市场,拒不完全统计,网购用户已达1.4亿人,而且预计还会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不过,大宗消费品在网上进行买卖还是极少数,网上卖车会否成功充满变数。
再次,网上购车并不是纯粹的网络交易,消费者需要到展示厅进行操控体验,需要办银行按揭,需要系统地售后服务。网络并非万能,人的因素始终存在。完善网络金融服务制度,建立安全、稳定的网购交易体系必须推进。
但应该看到,网购拥有绝对的市场竞争力,定价也好,多样化配置也罢,对于汽车潜在客户来说,都是需求制高点。作为新的尝试,吉利目前已表示会推荐一款网络特别版(熊猫)作为代表,这一全新车型可以在4S店试驾、保养、维修,但只在网上销售,这样就解决与与4S店的利益冲突。同时,与戴尔的网售渠道一样,吉利也以满足顾客的多样需求为突破。为此,它必须建立各种产品和质量统一标准,以解决售后可能引发的差异和矛盾。
或许让人比较放心的是,作为浙江老乡的吉利与阿里巴巴携手,为网购付费和按揭服务提供了相对的风险保障。淘宝网作为阿里巴巴旗下比较成熟的网络交易平台,为汽车产商、消费者、第三方交易平台带来“三方共赢”。
纵观国际汽车销售的发展趋势,网上购车在国内的发展前景指日可待。发展道路上或多或少遇到难题,就像李书福面对媒体所说,不去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车到网上必有路,有网必有吉利车”,但愿互联网的下一个奇迹会是汽车网购,那么吉利便是下一个“车界戴尔”。
吉利会否成为下一个“戴尔”?
评论
编辑推荐
2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