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没有第二次机会”——访广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吴松


   初见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总感觉他在广汽集团属于“另类”,湖北人,却高高的个子,皮肤白净,架副黑边眼镜,说话滔滔不绝,像个学者。可是他这个搞钢铁出身的人,硬是担当了开创广汽自主品牌的重任,
    9月3日,广汽乘用车10万辆新工厂一期竣工,自主品牌“传祺”下线。历经多年,广汽自主品牌终于亮相。
    “自主品牌没有第二次机会”,在吴松的口中,在广汽总经理、乘用车董事长曾庆洪的口中,以至在乘用车副总谢志洪的口中,都不约而同的重复着这句令人惊奇的话。
    直到采访到吴松,才了解了它的真正涵义。“中国的自主品牌没有品牌积淀、缺少核心技术、在群雄早已瓜分的市场如想占据一席之地,只能充分利用中国现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市场实际加以创新,并且要坚持高起点,一炮打响,否则市场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让你东山再起。”
    广汽乘用车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们新推出的自主品牌“传祺”是一款能占据目前国内自主品牌制高点的中高级轿车,底盘是沿用了有百年历史的跑车阿尔法.罗密欧的图纸、发动机是采用了菲亚特的技术、变速箱是运用了爱信的技术,并且再结合国内的情况加以创新,广汽乘用车生产的发动机甚至超过了原机,出口到日本。当性能优越的“传祺”样车在北京车展亮相时,日本媒体大为吃惊:“日系车真正的对手来了!”“从此自主的格局完全改变”。
    吴松自豪地说,“传祺”是中国汽车业自主创新的最高成果。中央领导同志前不久视察了工厂和产品,并鼓励广汽“你们广汽不但发展壮大,而且做出了自主品牌轿车,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今后要在精细和品牌上继续下功夫。”可以说,自主品牌最关键的是决心和用心。为什么要将决心放在首位,因为做自主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起码比搞合资难10倍,没有必胜的信心和决心,是坚持不下去的。其次必须用心,自主品牌没有市场的历史本钱,要靠更高的性价比去争取用户,必须对每个细节都要较真儿。广汽乘用车新工厂的预算原来是40多亿,但我们能国内配套的绝不进口,而且只在关键部位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其中有把握替代的非关键零部件也国内配套,最后只用了20多亿就建成了,而且整体技术水平超过了合资企业,机器人全球领先。这就为今后自主品牌降低成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发生产也是如此,我们引进图纸,由国内工程技术人员主导集成和创新,仅发动机就有500多项技术更新;在配套零部件商的选择上,也是精挑细选、精打细算,全球排名前十位的零部件供应商有8家为”传祺“配套;投产时,精心把关,一个疵点。一个缺陷都不放过,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和可靠性。
   吴松说,五年前,广汽决定搞自主品牌时,决心大,但欠底气,没有核心技术,缺少人才,但2007年广汽乘用车正式成立时,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广汽通过广本和广丰两大合资企业和以前与标致合作时的储备,获得了大量的技术管理人才,仅曾庆洪董事长一次就从广本带来300多名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才已经完全吃透了现代汽车的制造技术,掌握了研发自主品牌的话语权,所以广汽乘用车能集成当今国际先进技术,开发出水平极高的自主品牌轿车。有试过”传祺“的记者评价,”开起来象宝马,坐起来象奔驰。“
   谈到广汽乘用车的未来,吴松介绍,广汽乘用车的二期将会形成20万产能,到2015年,形成40万产能,30万销量。”传祺“年底上市后,还会陆续推出SUV、涡轮增压发动机轿车新产品。广汽的自主品牌不求大,但求强,我们会最看中销售利润率。
   结束对吴松的采访,面对广汽乘用车新落成的现代化厂房和那辆漂亮精致的“传祺”,联想起竣工仪式上一位广东省委领导的感慨:“15年前,外国人嘲讽我们,给你们一辆汽车的零部件,你们都装不起来。”心中不禁涌起对自主品牌创业者的尊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