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从忠
最近官商合作有了一个游戏规则叫“811”。例如某商家依靠官府的支持赚了100万,那么80万被官府拿走,10万被当官的拿走,剩下的10万由老板和员工共同分配,在811原则下,小企业更本无法生存。以下徽商和犹太商人官商合谋的事例。让犹太商人动了“官商勾结”念头,大概始于11世纪。其目的是利用君主的战争野心和国库空虚,引诱欧洲各国政府主动向犹太人借款并在威尼斯口岸购买他们的军火,而借款和交易的游戏规则都是由犹太人制定的,官府必须遵守。当然犹太人也会通过行贿,让官僚匍匐在他们的脚下,若不能达成目的或不能控制官府,他们则以暗杀或退出来控制风险。
使徽商动了“官商勾结”念头,大概始于明代。其动机是依附于官场、霸占资源、倒买倒卖。结果凭借封建政府赋予的种种特权或好处,还真有几个徽商发了大财,这就给其他徽商以强烈暗示,“官商勾结,搞垄断经营才是商人的最高境界”。当时每个徽商的最高理想都是进军官场,他们不惜代价以结交官府为荣耀,他们以极端方式遵守着官场潜规则,并用大部分利润去保住手中的垄断经营权。所以说,“掌握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和“极端遵守潜规则”是二个商帮文化的分水岭,也是导致二个商帮“一荣一损”的主要原因。
徽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帮,从明中叶到清中叶的三百多年里,他们富甲一方。但是到了100多年前,这支商帮却突然覆灭,人死了、钱没了、商号倒闭了,妻子孩子四散而去。据考证,徽商绝大多数是小本起家,依靠勤劳和精明发家致富,之后,他们便不再热衷于进一步扩张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他们不仅没有全球化的野心,他们还将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于官场,捐纳功名,进行各种方式的政治投资,精心打造“局部利润根据地”。与犹商相比,徽商经营模式复杂而充满变数,需要商人具备政治家的智慧、谋略和眼光,因为徽商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人脉和官府,而不是产品、技术、资本和市场。
徽州地处安徽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四面群山环抱,层峦叠嶂,河流交叉。素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更加可怕的是,这里根本不宜耕种,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大批中原人口迁入,使地少人多的矛盾激化。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徽州人意识到:“上天关闭了农耕之门,却打开了经商的大门”。徽州的水上交通极为便利,境内有新安江直通杭州;徽州的茶叶、木材、山货、野味和土特产品也极为丰富。很快聪明的徽州人发现了一条商业规律——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导致了中国各省的物产是此歉彼丰,各省的物价也是此贵彼贱。根据这一规律,徽州人作出了“从事长途贩运”的经营定位。他们把苏浙的棉布、丝绸和徽州的茶叶、竹木运销到四面八方,又把长江中上游的木材、粮食运至长江下游销售,还利用运河航道,把北方的棉花、大豆运至江南,再把江南的特产运往北方。徽商崛起的初期,他们就是在这种从东到西、由南至北大规模的双向商品交流中,徽商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徽州人经商,一般先是经营本地出产的茶叶、木材和文房四宝,尔后贩卖外地的粮食、棉布、丝绸、瓷器等,再往后是“奇货无所不居”,也就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
对于徽商成败,徽州人胡适曾说:地处高山深谷的徽州,农业收成只能满足三分之一的口粮,为了活命,男人们不得不背乡离井,“以贾代耕”。徽商出门,往往背着一个口袋,里面装着干粮和炒米,到了一个地方落脚,只要有水喝就可以聊以充饥。在徽商中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出门带着三条绳,可以万事不求人”。意思是,一条用来捆绑行囊和货物,一条用来捆绑赚到的银子,另一条用来上吊。当时的徽州人就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要么衣锦还乡,要不就客死他乡”,所有徽商都是以没有第三种选择的思想而投身商海。胡适认为,徽商之所以能够跃居十大商帮之首,是因为他们以钱财珍宝结纳权贵,形成“官商合谋”之势。于是,徽商顺利地拿下了最赚钱的买卖,“经营盐业的垄断特权”。之后,便是高价卖盐、贱价收盐,从而暴富天下。但是,徽商并不是专业的商人,他们经商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通过财富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对于从商,他们一直有着一种莫明的自卑心理。徽商的另一“致命弱点”是,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长期留住已经赚到手里的钱”,意思是,徽商并没有设计针对天灾、人祸、国破、家亡以及失去靠山的应对策略。因而在战乱与动荡面前,他们竟然毫无自我的保护能力。
二、逼出来的世界第一商人
再谈谈犹太人控制美国。马克思曾说:“为了钱,追求钱,犹太商人的人生目标简单直截,清晰明确。钱是犹太人的世俗上帝”。犹太法典《塔木德》中有句箴言是:“一旦钱币叮当响,坏话便停止。用钱去敲门,没有不开的。”所以,犹太人恐怕是世界上最擅长搞“官商合谋”的民族,他们不但不去依附于官僚,而且还将官僚当成生意上的棋子,利用官府替自己赚钱。因此,犹商是世界上最早懂得,用资本征服世界的商帮。犹太商人大约有3000多年历史。读过《圣经》旧约的人都知道,5000多年前聚居在巴勒斯坦讲希伯来语的犹太人是游牧民族,其始祖是亚伯拉罕的曾孙,名叫犹太,所以大家就称他们为犹太人。公元前63年,犹太人痛失家园和祖国。当时,罗马帝国的军队将犹太人驱赶出巴勒斯坦,那些离开故土的犹太人,有的到欧洲,有的到印度,有的四处漂泊。但是,他们所到之处均被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被边缘化。边缘化的第一条就规定是,犹太人禁止拥有土地,从事农业只能为他人种田;第二条是,犹太人禁止从事手工业,这使得他们发家致富的梦想破灭;第三条是,要想在当地生存,就必须缴纳各种高额和莫名其妙的捐税,他们的一举动都要交税。例如:信奉同一宗教的人一起祈福要纳税,结婚要纳税,生孩子要纳税,连给死者举行葬礼也要纳税。那时候,身处绝境的犹太人敏锐地意识到,“不怕被利用,就怕没人用”,他们至少还有三件事情可以做:第一,他人不愿意做的事情,犹太人可以做;第二,他人不会做的事情,犹太人可以做;第三,他人没有想到事情,犹太人可以做。其实,这三件事虽然很难,可是也没有竞争对手,于是,犹太人在绝境中反而找到了利润蓝海。
在当时,人们最不愿意干的事情是“长途贩运”和“把钱借给他人”。因为长途贩运必须穿越沙漠腹地,从而遭遇强悍阿拉伯人的抢劫,风险巨大。而一旦能够把商品从巴格达运抵巴勒斯坦,商品立刻就身价百倍,可以获得第一桶金。因此,犹太人传统的赚钱思路是:长途贩运获得第一桶金;然后开店做生意并且取得顾客的信任;在资金相对充沛的时候以高利息把钱借给急需用钱的熟人,从而转型为食利的钱庄老板;犹太人最高的理想是创办银行,从事金融业务。今天,犹太商人的这一理想早已实现,因为全世界的金钱装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金钱又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而全球金融的心脏是华尔街,但华尔街早已被犹太人控制,所以犹太人基本掌控全球“钞票”。
钞票何用?美国政治是金钱政治,没有钱你就别想玩政治。选总统,选州长,选议员都要钱,而且动辄就是千万、上亿美元。钱从何来?靠捐款。所以,钞票是美国犹太人驾驭政客的方向盘。美国犹太人驾驭政客的另一手段是“选票”。美国选举投票率历来都不算高,而且呈现下降趋势,但犹太人投票率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在各大族裔中,犹太人是投票率最高的,一般高达95%以上。得,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面对左手拿着钞票,右手拿着选票的美国犹太人,美国政客不俯首贴耳才怪呢。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大胆的推论:“美国控制世界,而犹太人控制美国”。
所以,犹太商人是当今世界的“第一商人”,而今日徽商若想走出国门去占领欧美市场,赢得欧美消费者和资本的信任,就必先学习犹商,然后成为“世界商人”。
2010年9月2日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