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网易财经频道报道:2010中国CEO年会于9月19日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教授发表演讲说:“我们推行的30年的还是相当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是可以纳入绿色环保的计划之中的。我们的邻国实行不了计划生育政策,由于我们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在过去30年我们少生了3亿人口。这是一个对全球的贡献,我们少生了3亿人口,每个人口至少能活70岁,这个就是低碳。我们应该向全世界有良心的政治家们、学者们进行解释。”
李稻葵教授的这番话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际主义精神----为了绿色环保和低碳,宁愿减少中国人口,为全球做贡献。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光荣传统,这一点在计划生育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他国家由于受到“生育权是基本人权”的落后观念影响,不敢推行强制计划生育;只有中国敢为天下先,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并在1980年进一步推行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独生子女政策。虽然中国在人均收入方面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中国在计划生育方面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面临“人口爆炸”的增长,1968年,美国昆虫学家埃尔里奇在《人口爆炸》一书中预言:“本世纪70年代全世界将经历一场饥荒,将有几亿人饿死。”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发表了震撼世界的著名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了“零的增长”对策。这份报告预测:“1981年黄金将用尽,1985年水银将用尽,1987年锡将用尽,1990年锌将用尽,1992年石油将用尽,1993年铜、铅、天然气将用尽。”预测的时间早已过去了,事实正好相反,在这期间,这些金属和矿产资源的平均价格都降低了。
虽然后来的事实证明了“人口爆炸”理论的破产,但这不要紧,中国计划生育的目标不但要使人口零增长,而且还要负增长,这样才能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网上流传着一首民谣说:“计划生育就是好,国际友人纷纷夸,人少资源减价了,全球人人有份了。我减外族无约束,未来中国人口少,亚非印度人口多,齐往天朝来镀金。”2007年12月13日《广州日报》报道,据统计,目前在广州的黑人每年以30%~40%的速度递增,有人估计总数已达20万人。2010年7月3日《香港文汇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打工薪水涨,外籍黑工涌入粤》的报道说:“富庶的珠三角地区,吸纳了国内数千万的劳动力,也日益成为外籍打工仔的理想之地。近年来,洋打工大举入粤谋求生计。据不完全的统计显示,这一数字已高达数百万人,其中尤以非洲籍居多。”
计划生育带来了两个结果:老龄化和性别比失衡,而这两个结果都给中国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提供了机会:老龄化需要引进外国年轻劳动力,性别比失衡需要引进外国新娘。
先看老龄化。现在世界上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都不得不引进外国移民,否则就会陷入经济衰退之中。现在日本和中国都属于低生育率的国家,将来的老龄化问题都极为严重。日本民族很自私,没有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不愿大量引进外国移民,而是千方百计鼓励本国公民生育。而中华民族则大公无私,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坚持稳定国内的低生育率,等将来人口严重老龄化之后,再大量引进外国移民,腾出生存空间给其他国家的人民。
再看性别比失衡。现在中国的新生婴儿性别比已严重失衡,十年后,适婚男青年将比女青年多出几千万。如何解决男多女少这个问题?有人提出引进外国新娘。但有一个问题:计划生育不是说中国“人多资源少”吗?引进外国移民岂不是加剧了“人多资源少”这个矛盾?
有人说:“放宽生育政策,既有利于缓解老龄化问题,也有利于降低性别比偏高。既然中国人又不是不会生孩子,为什么要限制中国人自己生孩子,而要引进外国移民呢?”这种人其实不懂得这个道理:引进外国移民,这样才有利于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嘛!所以,有一个计生口号是:“打出来,流出来,堕出来,就是不能生出来!”把本民族的胎儿堕掉,然后引进外国移民。由此可见,计划生育具有多么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