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年以前,波斯地区有两个富有的城市国家欧拉克和阿拉塔。这两个国家生产力发展较快,先后掌握了一些当时先进的生产工具,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军队的武器装备也有了较大改进。但是,欧拉克和阿拉塔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国家利益冲突,常常因为土地和森林资源的利用。牲口的归辖等问题而诱发战争。一旦战火燃起,两国军队你冲我杀,四野追逐,打得难分难解,死伤累累,谁也难以战胜对手。
当时,波斯地区的人都十分信仰天神,畏惧天神,天神在他们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认为人类的一切都是天神创造的,天神所向无敌,主宰一切,战争的胜败更是天神的意志。一天,欧拉克国王欧麦克尔率领军队人战场上撤退回来。连日的征战,几乎要把这位年轻的国王的体力都耗尽了。他疲惫无力地坐在路旁的一棵大树政,又累又饿,不知不觉地靠在树杆上睡着了。忽然,他看见天神伊纳拉向他走来,拉着他的手拼命地往前跑……
他醒来时,才发现自己还靠在大树上。他想:要是我们能得到天神伊纳拉相助,那该多好呀!那我们就一定能战胜阿阿拉塔了。如果阿拉塔知道我们有天神伊纳拉的相助,他们一定恐惧万分的……想着想着,欧麦克尔站起来,腾地跃上马,狂奔营去了……
不几天,波斯地区出现了许多传单,有的挂在树上,有的散落在路上,有的飘落到了河里。欧拉克和阿拉塔的百胜不时地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欧拉克国王欧麦克尔得到了天神伊纳拉相助,拥有威力无比的无数神兵。今日,如果阿拉塔国王不自量力,继续与欧拉克对抗,那就会触怒天神伊纳拉和众多天兵,就将自寻绝路,死无葬身之地……
起初,阿拉塔国王听到这些谣传,并不十分在意。难道天神伊纳只帮助欧拉克?他在心中自问。但是,当接二连三地有人身他报告欧麦克尔得到天神的相助的消息时,他心里越来越恐慌,竟然不知如何是好。他到军中视察,本想壮壮胆,可他发现军队也诚惶诚恐,将无斗志,兵无士气。他走上街头,想鼓一鼓大家的士气,可是他发现民心已经涣散,无心作战了,他垂头丧气地回到皇宫,面对前呼后拥的宫廷侍卫,他变得失魂落魄.六神无主,丝毫没有了昔日的威严。
正当他一筹莫展之时,有人向他报告说,军队纷纷丢下兵器,向欧麦克尔投降了。最终,在天神伊纳拉的“帮助”下,欧麦克尔不出一兵一卒,顺利地兼并了阿拉塔,成为波斯地区的一个大国。
<评析>
欧拉克国王欧麦克尔在两国交战之际,“请”出了天神伊纳拉,在信仰神的臣民中产生了强大的威慑作用,取得了经过千军万马的搏杀都难以取得的胜利。欧麦克尔不战而胜的奥秘,就在于巧妙地借助神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声威,而产生了威慑敌人的心战效果。其实,宇宙万物中,并不存在“上帝“和“天神”,这只是人们为了某种需要而进行的心理创造,是一种崇拜的偶像。当人们在心理上敬崇天神时,人们就可以利用天神,以达到麻痹人的思想、控制人的行为、衰退人的斗志的目的。
我国古代兵书《兵家领要·先声篇》中讲:“兵有先声而后实者,谓以先声夺敌之魄,故敌不烦兵而服也……故张我军实,张我先声,俾敌闻之,或恐惧投降,或未战自溃,皆兵之机,所谓用力逸而战功多也。”这种先声后实之笔实质上就是威慑心理战。威慑就其作用而言,是通过威慑信息给对方构成危险,造成心理上的恐惧感,破坏对方的心理平衡以遏制对方,即通过使用非战争手段,显示实力和决心,使对方屈服。欧拉克国王麦克尔为何能取得威慑之效,使敌人“心服”呢?人们对“天神”的敬仰和崇拜是其获取张威慑敌之势的基础。
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动力规律认识不清,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对神灵的崇拜.畏惧等各种感受,这就为利用天神实施威慑奠定了潜在的社会心理基础。由于神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欧拉克国王欧麦克尔宣染他得到了天神伊纳拉的帮助,恰好迎合和利用了当时人们的敬畏天神的潜在社会心理。当然,随着科学进步,文明发展,现代作战中如果再搬出什么“上帝”或“天神”,人们或许会将其当作戏言或笑谈,然而在3000多年前,神灵的顶礼膜拜,人们不敢冒犯神灵动怒,引来杀身之祸。国王欧麦克尔以巧妙的方法唤醒了人们对天神的敬畏,是其威慑敌人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