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从钓鱼岛撞船事件中学习法制
理性复归是文明社会的标识。民主法治己经被温总理在联合国讲话中重申。温总理义正词严不仅教导联合国成员,更重要的是教导中国和人民
在中国大陆,官越大越智慧的体制中,温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联合国的发言是今天今时最高的法典。也是检验中国国民的言行的唯一标准。媒体之思维不应反其道而行之。
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落幕了,应该留下一个什么启示给国人呢?法制观念。参与者谁违了法就应处罚谁。否则就是执法不严和不公。
41岁“闽晋渔5179号渔船”船长詹其雄是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的参与者,请他提出中国政府充许他开船到钓鱼岛捕鱼的通行证。如果没有,就是违规。造成中国政府的物资损失就违法。违规而违法不予追究处罚就是执法不公。
例如,两军对垒,个人英雄主义违抗命令发起班排的强攻,造成了严重损失乃至影响了整个战略计划,是可忍孰不可忍?詹其雄的一次违规,造成了整个东亚的惊慌,破坏了中国发展30年打造的和平形象,这个损失应由谁承担?
个人英雄主义的违规也有不违法的。外交上的体育交流就有先例。例如庄则栋在日本乒坛主动与美国球员交换球衣,引发了中美建交,让中国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会场。庄则栋在事前并没有受权与美国人交往,但他交往了。为中国嬴得了世界的接纳,这是了不起的个人英雄主义。
违规的检验标准要看是否对国家的战略布署有利。温总理在联合国讲话中强调:“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并不太平。但靠战争最终解决问题已经过时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的精髓是什么?就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41岁“闽晋渔5179号渔船”船长詹其雄是经验丰富的船长,为什么不考虑中国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的国策?中国媒体若不申张法制则无以面对国人。
中国要从钓鱼岛撞船事件中学习法制,才能实现“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