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巴菲特将正式展开其中国之行,毫无疑问,其行程将围绕着比亚迪来进行。作为比亚迪的投资人,巴菲特的出场无疑会提振投资者对比亚迪的信心。同样,这也将提振自4月7日以来一直在调整的比亚迪股价。
自从今年4月份以来,随着市场的转冷,比亚迪汽车开始了连续4个月的销量下滑。同时,西安第二工厂用地违规、以及渠道的问题等因素的出现,都使比亚迪遭受到了自进入汽车行业以来最猛烈的一次质疑。
之前风光无限的比亚迪,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就变得一无是处。那么,我们该如何解读比亚迪最近以来遭受的质疑?
对于比亚迪来说,外界质疑的核心在于其发展模式。2003年才进入汽车行业的比亚迪,将其在电池领域的经营复制到了汽车行业,半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以及产业链的垂直整合,都使其异于其他企业。这虽然使其带来了成本控制的优势,但是也一直饱受着人们的质疑:因为垂直整合以及半自动化都是汽车行业早已经抛弃掉的做法。
在最近以来,比亚迪不断的和外界的沟通中,我们也逐渐解读到了他们采取这种“比亚迪生产方式”的原因。之所以采取这种模式,既和其拷贝了电池的模式有关,也和其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初,皆不看好其前景、无人愿意给他做配套有关。
但是,比亚迪却从这套模式中尝到了甜头。其成本优势使其产品在市场上、尤其是二三线市场大受欢迎,直接带动了其连续数年的100%高速增长。比亚迪也由此跻身于行业前十。
但是,伴随着比亚迪的发展,质疑其实也一直没有间断。一直有媒体认为,“高速的增长掩盖了比亚迪存在的问题”。
确实,在今年4月之后,大市场环境变化之后,一些问题开始暴露了出来。作为一家新的汽车企业,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问题解决之后其实也更有利于其后续的发展。
直到8月份,比亚迪汽车的批发量维持在3万多辆,这也证明比亚迪开始重视渠道存在的问题,着手解决库存过高的问题。
今年5月份,笔者在和一位合资公司的老总餐后聊天时,谈及自主品牌,他表示,国内的自主品牌,他看好的有2家,其中一家就是比亚迪。他认为,比亚迪整体战略非常正确,只是某些方面需要改进。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发现问题之后,往往会更快的去修正。
据悉,27日,巴菲特将会邀请比亚迪的一些经销商在深圳共进晚餐,为其打气。笔者也希望比亚迪能继续保持其进取的姿态。
或许未来质疑依旧会有,但是也给比亚迪一个试错和纠正的机会。毕竟,中国汽车的未来还需要比亚迪们去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