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不必拘泥于一日



    今天是9月28日,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诞辰。北大、清华等校的四名知名学者联合发出倡议,希望将每年的9月28孔子诞辰日设定为“尊师日”。倡议者表示,设立“尊师日”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孔子,另一方面是为了提倡尊师重教的美德,它与现行的“教师节”并不冲突。

 

    有人认为,9月有个教师节,再设一个“尊师日”重复;也有人认为,再设几个“尊师日”意义不大,恐怕还会像似乎变了味的“教师节”一样,反倒成了送礼、开小灶的机会或借口。我以为,设立“尊师日”的提议应该说有积极的一面,至少这体现了尊师重教的一种导向。只是,千万别让“尊师”流于一种形式。

 

    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韩愈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培养一个人,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人说“天地君亲师”,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拜师入门之时也要行极其隆重的大礼,可见古人对老师的敬重。在当下,教师仍是一份让人尊敬和向往的职业。

 

    在国外许多国家,教师也备受敬重。

 

    在美国,自1971年将每年的9月28日定为教师节,但由于大多数美国学校都定下规章制度:老师不能接受学生的吃请和正式礼物,否则一经曝光,他们就面临被辞退的命运。所以学生送出的礼物基本上也都是些普通的小东西,比如一张自制的贺卡或是自制的小点心等,但都会精心包装一番,是学生发自内心为老师准备的一份礼物。

 

    在印度,9月5日是教师节,但这天不叫节假日而是庆祝日。老师和学生照常到校,但学校的教学工作被感谢和送贺卡等庆祝活动所代替。这一天,有些学校为表达对老师的敬意,教学任务被高年级的学生包下来,由他们给低年级的同学上课,体验教师工作的辛苦与伟大。校方也会根据这些学生“老师”的表现给打分,评出最佳学生“老师”。

 

    在韩国,一直保持着东方儒家文明尊师重教的传统,将教师节安排在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月份——5月的最中间,5月15日。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旨在提倡尊重教师权利、鼓舞教师士气、提高教师地位。

 

    在日本,一直保持尊师重教的好传统。日本师范生有一种光荣感和自豪感,他们从考进师范的第一天起,就穿上“教师服”。70年代,日本国会就通过了一个旨在保证中小学教师队伍不断充实优秀人才的《确保教师人才法案》,以法律形式规定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要高于国家一般公务人员。

 

    我国学者此次把尊师再一次提上日程的,提议设立“尊师日”,无疑把尊师重教的传统提升到新高度。据发起倡议的学者们介绍,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8年提出,有史以来对塑造人类文明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有四位:苏格拉底、孔子、释迦牟尼和耶稣。其中两位是宗教的创始者,另两位苏格拉底和孔子则是教育家。不同的是,苏格拉底所代表的雅典城邦文明,其受教育的人群仅限于公民,占总人口不超过10%。只有孔子,才真正实现了完全的平民教育、平等教育。本来周代的教育是贵族式的教育,学在官府;孔子则把官学变为私学,使各阶层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他的弟子中有武人,如子路;有贫民,如颜回;也有富商,像子贡,另外也有很多没落的贵族。从这一意义上讲,把孔子诞辰日设为“尊师日”体现了对孔子教育观念的认同和尊敬,更深层次上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当然,“尊师日”的意义还在于,尊敬“每一位使自己的知识有所扩展、智慧有所提升的人”。子曾经曰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个“师”就扩展到更广泛的层次,我们不仅要尊敬教过自己的老师,像父母、长者、古人、朋友等,他们或给我们以德行的模范,或给我们以精神的启迪,只要能让我们学有所得的,都值得尊敬。

 

    倡议者们称,尊师对象不必拘泥于学校老师,不必拘泥于形式。我认为,尊师更不必拘泥于一个“尊师日”,而是植入每个人的心里,贯穿于每一天的行动。

 

    每年,属于教师节的日子只有一天,即使“尊师日”以后推广,也不过两天。在这天,对教师表达感激心情的人声势再浩大,形式再隆重,言辞再真切,如果尊师重教仅限于这几天,那么也远悖于节日设置本身的意义。“尊师”精神需要贯穿于我们心里的每一天:不在于攀比谁给老师送了多少钱的礼物,而在于对这一职业是否从内心里尊重;不在于“教师节”或“尊师日”当天为老师做了什么,而在于是否愿意坚持随时为老师做些什么;不在于为了眼底下的私利讨好老师,而在于多年以后能否再记得去探望一下当年的恩师。

 

    “‘尊师日’只是个日子,在这个日子里做什么不重要,”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动画双修课程班的老师认为,“重要的是它给人们心灵层面和行为层面带来什么样的改观,这种改观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心灵深处的尊重如果用一两天的形式来衡量,则显然有悖于“尊师”的真谛。我们当前最需要的是重建教师的精神共同体,使每一个教师在内心深处以自己的教师身份而无比自豪,同时使全社会发自内心而非抱着实用主义态度地对教师怀有崇高的敬意。这才应该是倡导“尊师日”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