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最近发表的一篇报道显示:在今后20年内,由于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基数的增长,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幅度将超过50%,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糖尿病的增长趋势导致心血管的患病率将额外增长23%。专家指出,若不加以控制,从现在至2030年间,中国心血管病患者将增加2130万,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将增加770万。
目前,国内的许多研究数据及来自权威部门的调查研究均反映,诱发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正不断增加。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发生明显转变。而与缺乏体力活动、膳食不合理和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疾病,以及随之而来的心血管疾病已呈持续快速上升态势。
据悉,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医疗风险和高医疗费用的第一大慢性疾病。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纠正日益增加的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将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必将影响到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
专家提醒
在过去的50年当中,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疾病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以心血管疾病、肿瘤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已经构成我国人口因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国家心血管中心主任、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 胡盛寿教授
人口老龄化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如果现在不予以高度重视,整合各方面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干预,今后的情况可能更严重。
——中国心脏大会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2010大会秘书长 顾东风教授
随着冠心病人群的增加,心力衰竭已成为危害国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 杨跃进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