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在加拿大旅行考察,导游是瑞克,大约三十多岁的样子,身材强健、两眼放光、也很友善。一打听之下才知道,他原来是铁人三项的运动员,这个三项大概玩的是长跑、海泳与骑自行车,他最近刚刚完成了铁人三项的比赛,所以就可以回头来做他的兼职旅行导游工作,他的小公司还兼而为其他人策划一些活动,以前他还给一个大型的旅游度假村做过职业经理。其实,我在美国曾经认识一位大提琴师,他平时没演出就做出租车司机。据说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雕刻家也是兼做木匠啥的,如果做的艺术活少的话,严格地说艺术才是一个兼职。加拿大的艺术与体育运动基本上都是业余兼职的,作家就更是那样,在他们的这种职业选择中,基本上体现了充分的自我意愿,至少我看瑞克的精神状态就很棒。
中国现在的业余文体爱好者在增加,我不太分得清对韩寒来说写作与赛车哪个是专业的,也许是两个业余,也许是两个专业,但反正都是自己选择、自己操练、自己争取的。登山运动中现在也是有越来越多的爱好者,他们平时有工作做,但是可以接受定期或者规律的训练。我常常想,那些专业的作家因为被养了起来,所以他们就越来越脱离社会,作品的深度与魅力就弱化了。而我们职业化的运动也越来越变味,养了越来越严重的小圈子政治,而慢慢离开了个人深切的爱好与追求,也对社会上的群众性爱好与运动的推动性与感召力差了很多——我们不像他们是专门吃那碗饭的,我们可不能跟他们学。再说了,我觉得文体类的东西,专业化对于从业人员的身体与精神状况都不算是一件好事情。现在我们已经有越来越多样的业余体育运动者、文学爱好者(包括网络文学)、艺术爱好者(包括设计师),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自己找饭吃的自由职业者,如果本门手艺还不能吃饭就找点其他相关的饭吃,看起来是种沧桑,实质也是一种社会历练的能力。而在这个基础上还有自己的爱好,还能坚持的,出来的也还真是一号人物。
今天我也不说非要端了拿公家薪水的职业运动员、作家、艺术家的饭碗,但至少我建议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因为老人们养到现在再让他们重新下海有点难为他们,但是年轻一代再养成他们那样真的就不必了。那样,相关部门的原来的预算就转去做政府资助的文体艺术公益基金会,向社会开放,资助各类社会化的文体推广运动、赛事奖项、人才培养,而且最好也不要在自己的机构下弄,对社会开放,让社会的业余上更高的水准,而让以前的职业进入博物馆。
昨日场景:出席并主持上海漕河泾园区服务平台策略头脑风暴活动,下午出席浙商房地产论坛并主持对话环节,傍晚录一期头脑风暴:名著翻拍的商业价值。
今日推荐:2010友成公益嘉年华将于9月15-18日在上海举行,特招募16-17日参与公益主题工作坊讨论的参与者,本人与一帮专家主持讨论。地址:上海市社会创新孵化园(上海市卢湾区丽园路501号A1楼)。有意者可关注以下网址http://www.sicarnival.org/space-151-do-event-view-me.html中工作坊部分,并在网上报名,确定你要参与的主题与时间。
今日小诗:
博客
喜欢我的页面,
喜欢熙熙攘攘陌生的链接,
仿佛一个摆着我摊档的集市,
听着高高低低的吆喝,
浏览花花绿绿的各色客人,
随时露出笑脸。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叠拼生鱼
选冰冻三文鱼、金枪鱼、鲷鱼同形鱼块,切成平常萨西米的三分之一厚,然后把三种鱼片拼成一片。日本酱油和芥末混合后,蘸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