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行情背后的四大参考


9月行情背后的四大参考

   “看行情,做股票”是股市所有投资者的共同行为,但目前的A股有四中行情和四种不同类型的股票:创业板、中小板、沪深300(代表着周期性行业)、上证50(代表着银行股和“两桶油”)。目前的局势是,在一大批小盘题材股频频创新高之时,一批大盘银行股却又濒临着再创年度新低。我们之前分析,目前的行情是搏弈市,实际上,大、小盘股的冰火表现正是代表着市场新旧两种势力的大搏弈。

   我们上周末分析提示,9月行情因为以下两大因素“前高后低”的概率更大:

   首先,10月末创业板巨量“小非”解禁的压力不会等到10月份再来体现,如果去掉中秋、国庆将近半个月的假期,离10月底的交易时间所剩无多,9月份就可能面临小股票盛极而衰的风险,且这种风险压力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

   其次,外围形势高度复杂,国内的政策动向始终处于忐忑状态,经济降通胀增的局面已成定势。长假来临,投资者必然逐渐谨慎行事,9月份行情的活跃度可能因此前强后弱。再则,在9月份上半个月内公布的8月份经济数据相对较好,或能对行情起到维护作用。但8月份尚好的数据更多是季节性原因,并非经济回落见底的标志。

   目前盘中的个股行情已经越来越癫狂,投机氛围已经开始超越著名的“5.30”,欣赏价值已经远远超过操作价值。这种行情的风险在于:投资者越是“忍不住”,受到的风险越是大;最后“忍不住”的则必然接最后一棒。因此,目前行情考验的不是魄力,而是持股者与入市者共同的忍耐力。

   再天马行空的行情总是需要有参考坐标的,我们试着从技术角度分别给出行情可能发生大震荡的行情坐标:中小板6900点一带、深成指11700-11800点、深综指1270-1290点区域、上证综指2730-2780点。个股行情仍是发散性的:部分强势股最后的疯狂拉升、部分个股的滞后补涨、另有部分个股提前“下车”等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