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何指示发起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
根据朝鲜战场形势的发展,以及帝国主义阵营的失败情绪,毛泽东认为如果战争继续这样发展下去,根本解决朝鲜问题似乎有了可能。因此,毛泽东提出在第三次战役后,休整两个月“举行最后性质的春季作战”,以“根本解决朝鲜问题”。
1951年1月14日,毛泽东就春季攻势准备问题致彭德怀并转金日成电报中,进一步指出:中国志愿军在春季(4月和5月)根本解决朝鲜问题。预计敌人在中朝两大军队压力下,略作抵抗,即退出南朝鲜。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当时朝鲜战局的发展是比较乐观的。毛泽东在1月14日给彭德怀并转金日成的电报中,也预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敌人在大邱、釜山地区作顽强抵抗,要待我们打得他们无法再打下去了,方才退出南朝鲜。但是,毛泽东仍强调:如果不能发生这种形势,则以两个月至三个月时间充分地完成上述各项准备,然后举行最后性质的春季作战,是必要的和正确的,中朝两国同志都应当定下决心来做这些必不可少的工作。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和部署,志愿军从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即开始了春季攻势的准备。
1月19日,毛泽东在审修彭德怀准备在中朝两军高级干部联席会议上的报告中,加写了一段话,进一步强调下一次战役是决定性的一战。毛泽东在这段话中指出:下一战役敌我双方的主客观条件都有了变化,因此我军必须按照新的情况进行各项准备,采取新的战术,以求解放全朝鲜。这是有决定性的一战,必须准备得好,打得好。
1951年1月25日至2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联合召开高级干部会议。中朝两军高级干部会议正在进行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完成反攻部署,1月25日,在大量空军的支援下,以步兵、坦克组成的多路纵队,对中朝联军阵地进行大规模反攻。1月27日,中朝军队被迫停止休整,立即转入防御作战。
这时,彭德怀从志愿军连续进行了三个战役需要休整补充和为准备春季攻势考虑,1月27日,他致电毛泽东,提出:为增加帝国主义内部矛盾,可否播发中、朝两军拥护限期停战,人民军与志愿军从乌山、太平里、丹邱里线北撤15至30公里消息,如同意请由北京播出。
毛泽东接到彭德怀的电报后,认为中朝两军北撤15至30公里发表拥护限期停战的新闻,是不适宜的。他于1月28日复电彭德怀,主张向南打下去。复电要求:我军必须立即准备发起第四次战役,以歼灭两万至三万美李军,占领大田、安东之线以北区域为目标。在战役准备期间,必须保持仁川及汉江南岸桥头堡垒。确保汉城,并吸引敌人主力于水原、利川地区。战役发起时,中朝两军主力应取突破原州,直向荣州、安东发展的办法。我军没有补兵,弹药也不足,确有很大困难,但集中主力向原州、荣州打下去,歼灭几部分美军及四五个南朝鲜师的力量还是有的,请你在此次高干会议上进行说明。此次会议应即作为动员进行第四次战役的会议。执行第四次战役时,请你考虑将中朝两军主力分为两个梯队,各带五天干粮,第一梯队担任突破及一段追击,第二梯队担任又一段追击,以便能使战役持续10至12天,歼灭更多敌人。中朝两军在占领大田、安东之敌军以北地域以后,再进行两个月至三个月的准备工作,然后进行带最后性质的第五次战役,从各方面说来都比较有利。毛泽东在电报中还估计到,第四次战役后,敌人可能和我们进行解决朝鲜问题的和平谈判,那时谈判将于中朝两国有利,而敌人想于现时恢复仁川及汉城南岸桥头堡垒,封锁汉江,使汉城处于敌人威胁之下,即和我们停战议和,使中朝两国处于不利地位,而这是我们决不能允许的。
本文节选自解放军出版社曹均红编辑的《解读抗美援朝战争》,书中还有更多的精彩文章。
同日,毛泽东将这个电报也发给了斯大林,征求他的看法。1月30日,斯大林复电,同意毛泽东1月28日给彭德怀电报的意见,并指出:从国际的观点看,不让敌人占领仁川和汉城,以便中朝部队给敌人的进攻部队以重大打击,是完全合适的。
彭德怀收到毛泽东复电后,当即决定志愿军停止休整,部署第四次战役。彭德怀决定,以志愿军6个军和人民军4个军团编成东、西作战集团,采取“西顶东放”的作战方针,即西线在汉江两岸顶住敌人,东线将敌人有计划放进来,在运动中寻机歼敌。
毛泽东收到彭德怀请示电后,复电说:部署甚好,预祝胜利。
PS:减肥减肥,最近我一个好友连做梦都在念叨着减肥。尝试了不知道多少种减肥方法,最终成功减肥。瘦下来后穿上漂亮衣服,人也变漂亮了许多!她经常自豪地跟我说:我就是这样瘦下去的,照片就是证据。还在为肥胖而苦恼的人儿们,不妨去看看哦。更多原创美文:
台湾媒体把舒淇“扒光”刊登为何不得人心?
中国最漂亮的女导演是谁
宋祖英上春晚的演出费是多少 邵华将军生前镜头外的故事 董文华最新演出照曝光
贺龙的女儿为何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