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有 真 宰
——漫谈刘星和他的艺术
李彤
一个学数学专业的最终却钟情于书画、篆刻艺术,这应该是一种人生的机缘;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中汉子,却选择到地处东南的南京去进行艺术上的深造,这应该也是一种人生的机缘;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而今却能在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做教授,这大概就不能仅仅用机缘可以解释的了。这听起来虽然有点匪夷所思,但却是实实在在刘星的人生经历。
我和刘星兄是在南京艺术学院相识的,当时我们都在南艺读博士,虽说他的研究方向是中国画论,而我的专业方向是书法,但他对书法、篆刻艺术的热衷和研究兴趣却丝毫不在国画之下,因此,比较多地在一起坐而论道也就有了一些必然。
照理说,一般学数学的人都是理性思维占优,但不论从刘星兄的言谈举止抑或是他在艺术创作时所呈现出来的激情,都让人觉得到他的感性和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艺术气质,因而刘星兄能成为艺术家大概也是冥冥中的注定。刘星兄是属于那种爽朗让人一见就能感知到的典型西北汉子,但在研究和创作中所呈现出的缜密和耐心,却似乎又完全不同于他大大咧咧的个性,我倒更愿意相信这是他学过四年数学的结果。这样看来,他能游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之间就有了充分的理由。
刘星兄最让我佩服的就是他对艺术的认真和刻苦。他的这份对艺术执著自然是缘于他对书画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能将艺术作为心灵栖息之乐园,故而能孜孜矻矻,而不急功近利:能以苦为乐,全身心地投入;也因为如此,他才能把持住一份艺术人格的独立,而不会为时风所左右。在当下,许多人将艺术作为“工具”、作为稻梁谋甚至是追逐名利的手段的今天,刘星却能板凳坐得十年冷,且又不媚人从俗,始终保持着一份艺术的清醒。这正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十分可贵的地方。
刘星在国画创作和绘画理论上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在这里毋庸赘言。说实话,对于绘画,我也只能作门外观。就书法篆刻艺术而言,我以为他的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自然率真,一任情性之挥洒而不忸怩作态,不为成法所囿,而敢信笔草草。黄钺在《二十四画品》有这样一段论述:“积法成弊,舍法大好,非夷所思,势不可了。曰一笔耕,况一笔扫,天地古今,出之怀抱。游戏拾得,终不可保,是有真宰,而敢草草。”以之来论刘星的书法篆刻是十分恰当的。
“是有真宰,而敢草草。”
这一“敢”字是建立在其几十年来临池不辍的技法修炼上;这一“敢”字更是建立在他丰厚的学养和对书法篆刻艺术独特的见解上。我想这一点正是一个真正书家和字匠的区别,我十分赞同黄河清先生的说法:艺术不该是艺之术,当为文之艺,只有有文心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
而反观刘星的理论研究,之所以不同于有些理论研究者那种形而上的隔靴搔痒,其关键就在于他不仅有理论,更有实践,而能够建立在艺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研究自然也就要踏实和中肯许多。
其实想想也就是那句老话——技道两进。苏东坡在《跋秦少游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少游近日草书,便有东晋风味,作诗增奇丽。乃知此人不可使闲,遂兼百技矣。技进而道不进,则不可,少游乃技道两进也。”
刘星本来就是个不愿闲的人,随着其技道的两进,其在艺术上的层楼更上当是顺理成章。作为同道,更作为好友,我期盼着。